61、关于骨盆出口,错误的是0.5分
A.前三角的顶端为耻骨联合的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
B.后三角的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棘韧带
C.坐骨结节间的距离为出口横径
D.耻骨联合下缘至骶骨尖端距离为出口前后径
E.骶骨尖端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的距离为出口后矢状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骨盆出口平面为骨盆腔下口,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个三角共同的底。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的距离;出口横径:两坐骨结节内缘的距离;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62、席汉氏综合征可出现:0.5分
A.子宫性闭经
B.卵巢性闭经
C.垂体性闭经
D.下丘脑闭经
E.哺乳期闭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Turner’s综合征先天性无卵巢或卵巢发育不良,为卵巢性闭经。席汉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造成腺垂体缺血坏死,功能减退,使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素及促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均明显下降,出现闭经、性欲减退、生殖器官萎缩、毛发脱落、第二性征衰退,还可伴有畏寒、嗜睡、基础代谢率下降、低血糖、低血压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卵巢持续不排卵,雄激素产生过多,雌激素相对不足,导致闭经。
63、骨盆出口横径是0.5分
A.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
B.坐骨结节前端外侧缘之间的距离
C.坐骨结节中段外侧缘之间的距离
D.坐骨结节后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
E.坐骨结节后端外侧缘之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骨盆的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是两坐骨结节内缘的距离,正常值平均为9cm。
64、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0.5分
A.圆韧带
B.阔韧带
C.主韧带
D.宫骶韧带
E.骨盆漏斗韧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又称宫颈横韧带,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
65、女性,30岁。已婚,放环2年,停经48天,少量阴道出血3天,突然右下腹剧烈撕裂样疼痛,血压80/40mmHg,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但肌紧张不明显。妇科检查:后穹窿饱满,宫颈举痛(+),宫口闭,子宫正常大小,呈漂浮感,双附件触诊不满意。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输卵管妊娠
B.黄体破裂
C.卵巢囊肿蒂扭转
D.急性阑尾炎
E.先兆流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患者有短期停经史,阴道不规则流血,突发右下腹剧烈疼痛;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有休克表现;妇科检查:后穹窿饱满,宫颈举痛(+),宫口闭,子宫正常大小,呈飘浮感。符合输卵管妊娠表现。
66、血管丰富,细胞呈多边形,较颗粒细胞大的是0.5分
A.颗粒细胞
B.放射冠
C.卵泡外膜
D.卵泡内膜
E.卵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卵泡内膜从卵巢皮质层间质细胞衍化而来,细胞呈多边形,此层含丰富的血管,较颗粒细胞更大。
67、起于子宫双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终止于大阴唇前端0.5分
A.圆韧带
B.阔韧带
C.主韧带
D.宫骶韧带
E.骨盆漏斗韧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圆韧带起自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稍下方,在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走行,到达两侧骨盆侧壁后,经腹股沟管止于大阴唇前端。
68、40岁妇女,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此次月经量多,持续15天,妇科检查子宫稍大稍软。以下哪种止血措施更为有效0.5分
A.静脉注射立止血
B.刮宫术
C.口服大量安宫黄体酮
D.口服大剂量雌激素
E.口服甲基睾丸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大量出血者,要求在6小时内明显见效,24~48小时内血止。宜住院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物送病检,既达到止血目的,又能明确诊断。
69、关于短效口服避孕药开始服用时间下列哪项是正确的0.5分
A.月经第1天
B.月经第3天
C.月经第5天
D.月经第7天
E.月经干净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月经第5天开始,每晚服1片,连服22天,不能间断。
70、关于排卵性功能性出血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0.5分
A.排卵期出血可从月经第1天起服雌激素
B.排卵型月经过多用大量雌激素止血
C.内膜脱落不全用氯菧酚胺(克罗米酚)治疗
D.黄体功能不全可在体温升高第3天起用HCG治疗
E.黄体功能不全亦可给甲基睾丸素治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排卵型功能性出血的治疗为:下次月经前10~14日开始,每日口服甲羟孕酮10mg。作用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使黄体及时萎缩,内膜及时完整脱落。还可促卵泡发育和排卵,以利于正常黄体的形成。基础体温上升后3天起注射HCG 2000~3000U肌注,隔日一次,共5次,有刺激及维持黄体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