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常见症状护理
(一)食管
食管有3个生理性狭窄部,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食管本身或邻近组织器官病变可使食管发生阻滞,引起咽下困难。食管下段括约肌可有保持管腔关闭,防止反流,吞咽时松弛使食物能下咽的功能,当其功能失调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或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二)胃
可容纳食物1—2L。胃的主要功能有暂时储存食物,通过胃蠕动和分泌胃液对食物进行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并将初步消化的食糜缓慢推进至十二指肠。胃壁分为4层,即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其中黏膜层由3种细胞构成:壁细胞;主细胞;黏液细胞。
胃液是由上述胃黏膜内不同细胞所分泌的消化液组成,呈酸性,pH为0.95~1.5。
此外,在幽门部的腺体中还含有一种内分泌细胞,可分泌胃泌素。胃泌素能促进壁细胞分泌胃酸,促进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三)小肠
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十二指肠球部,是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回肠末端是小肠最窄部分,常因异物或病变而发生梗阻。小肠是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场所。
(四)大肠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份和电解质,大肠内含有的多种细菌可对食物残渣和植物纤维起到一定的分解作用并能合成维生素B、K等营养物质。大肠最终将食物残渣浓缩成粪便排除体外。
(五)肝
肝脏的功能主要包括:
1.制造胆汁 胆汁是由肝细胞生成的,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作用。
2.糖代谢
3.蛋白质代谢
4.脂肪代谢
5.解毒保护作用
6.其他 肝细胞的某些酶能分解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醛固酮等激素从而起到维持激素平衡的作用。肝脏生成的胆汁酸还可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六)胆
胆管的作用是运输和排泄胆汁,胆囊的作用是浓缩胆汁并调节胆汁。
(七)胰腺
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分泌胰液。能对三大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消化、分解。胰液产生后经主胰管排入十二指肠,主胰管和胆总管常合并为共同通道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开口处有0ddi约肌控制胆汁和胰液流人肠道。若此处发生梗阻,胆汁可反流人胰管而发生急性胰腺炎。作为内分泌腺,主要是其中散在的胰岛组织中的α细胞和β细胞可分别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参与糖代谢。
例:胃肠道中起消化作用的最主要的消化液是
A.胃液
B.胰液
C.肠液
D.唾液
E.胆汁
答案:B
二、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护理
1.恶心、呕吐
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
2.腹胀
护理措施: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少食产气食品、利尿、记录出入量、测量腹围、体重、放腹水等
3.腹痛
(1)病因:一般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病变时腹痛呈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空腔脏器病变时呈阵发性绞痛。腹痛常分为急性、慢性,急性腹痛常见于脏器炎症;空腔脏器扭曲、梗死;脏器破裂、穿孔。慢性腹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腹腔脏器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肝炎等以及胃癌、肝癌等腹部肿瘤。
(2)临床表现:实质性脏器病变时,呈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空腔脏器病变时,呈阵发性绞痛。部位、性质。
(3)护理措施
1) 对急性腹痛患者,详细了解疼痛的特点,严密观察疼痛的变化,除询问病人主诉外,护士还应通过对神志、面容、生命、体征等观察判断疼痛的严重程度。
2) 协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减轻疼痛的体位,如急性胰腺炎患者喜前倾坐位缓解疼痛,护士应给予患者倚靠物并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
3) 当急性腹痛诊断未明时,最好予以禁食,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
4) 遵医嘱合理应用药物镇痛,应注意严禁在未确诊前随意使用强效镇痛药或激素,以免改变腹痛的临床表现,掩盖症状、体征而延误病情。
5)根据情况可选择局部热敷、针灸等方法缓解疼痛,但急腹症时不能热敷。
6)针对导致病人发生腹痛的病因,教给病人缓解或预防腹痛的方法。如对于消化性溃疡病人,应讲解引发溃疡疼痛的诱因,使患者能够在饮食、嗜好、情绪、生活节奏等方面多加注意,对于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告诉他们如何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
4.腹泻
病因及临床表现:
正常人大便次数为每周3次至每日3次,每日大便量<150go当大便次数超过每日3次,且稀薄、容量及水份增加时,即为腹泻。腹泻常可伴有腹痛、大便紧迫感及肛周不适感。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包括:
(1)肠黏膜因炎症、溃疡等,造成大量渗出,导致腹泻。腹泻特点是粪便含水量大,并有脓、血或黏液,多伴有腹痛、发热。
(2)胃、胰、肝胆系统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肠道吸收功能不良。腹泻特点是粪便常有不消化食物、泡沫及恶臭,多不伴腹痛,禁食后腹泻可缓解。
(3)胃肠道水和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抑制引起,如霍乱。腹泻。特点是水样便,排便量大,粪便无脓血、黏液。
护理措施:
1)严格观察、记录 病人排便次数、量、性状、患者每日人量,注意脱水征。
2)给予少渣、低脂、易消化、低纤维素的流食、半流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
3)注意腹部保暖,用热水袋热敷以缓解腹泻时伴随的腹痛症状。
4)必要时,为患者提供床旁便器。
5)嘱患者多饮水以防频繁腹泻引起脱水。
6)排便频繁者,应注意保护肛周皮肤,嘱病人便后使用软纸擦拭,每日用温水清洗肛门,并涂凡士林油保护皮肤。
5.呕血与黑便
消化道大量出血时,胃内或反流入胃内的血液经口腔呕出称为呕血。血液经过肠道时,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血液中的铁变成硫化铁而呈黑色,即黑便。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呕血一般都伴有黑便,但黑便不一定伴有呕血。呕血与黑便的颜色取决于上消化道出血的量及速度,上消化道出血量为5ml左右时,即可使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出血量达60m1时可产生黑便;当出血量大而迅速时,血液在肠道内推进较快,也可使粪便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出血量 > 500ml头晕、心悸、口渴等。出血量 > 1000ml 周围循环衰竭---休克。
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胆道系统的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部位,其中捎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黏膜病变及胃癌出血等是常见疾病。
护理措施:卧床、病情观察、静脉输液、禁食等。
6.黄疸
病因 临床表现
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致巩膜、黏膜和皮肤,染成黄色所致。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0.2~l.0mg/d1,超过2.0mg/d1(34.2μmol/L )时,临床上即可观察到黄疸。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黄疸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胆道阻塞性疾病,如炎症、水肿、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阻塞性黄疸。可有全身瘙痒。
护理措施:病情观察、休息、合理饮食。
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报名须知:
1、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4月28日至5月29日
2、2011年护师考试报名时间
3、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报名条件
4、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时间5月21、22日
5、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报考政策
6、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科目
7、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网上报名时间/现场报名时间
8、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主要内容、考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