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四大发病机制

时间:2012-01-05 13:25来源: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作者:sunhong13 点击: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四大发病机制是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COPD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所有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其他因素包括:职业性粉尘或化学物质、室内外空气污染。此外,胚胎时期或儿童期影响肺发育的因素可增加COPD的发生危险。危险因素均归因于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机制有:

  1.气道炎症:多种细胞参与COPD的气道炎症,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其中中性粒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淋巴细胞参与气道炎症的发生,其中CD8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

  2.氧化应激:香烟烟雾和其它吸入颗粒可产生氧自由基,同时COPD患者内源性抗氧化物产生下降。氧化应激对肺组织的不利影响有:激活炎症基因、使抗蛋白酶失活、刺激黏液高分泌、使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活性下降。

  3.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COPD患者肺组织中分解结缔组织的蛋白酶和对抗此作用的抗蛋白酶之间存在失衡;弹性蛋白是肺实质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蛋白酶引起弹性蛋白破坏,是导致肺气肿的重要原因,并且为不可逆损害。

  4.肺气肿:肺过度充气、膨胀,肺组织弹性降低,常有肺大泡形成。呼吸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残气容积增加;大、小气道气流阻塞;以及因肺毛细血管损害导致弥散面积减少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低氧血症主要原因),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引起肺换气功能障碍。一般说弥散障碍(如弥散量降低)不是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由于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可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呼吸衰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201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视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