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内科学教学精品课程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病

时间:2009-11-30 21:20来源: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感染性心内膜炎

目的要求 :
  一、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并发症。
  二、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
  三、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原理与病理。
  四、了解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的特点。
教学时数 :
   讲课:1 学时
教学内容 :
定义和分类 :
  定义: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伴赘生物形成
     赘生物组成:血小板、纤维素、微生物、炎症细胞
     受累部位:瓣膜、缺损部位、腱索与心内膜
  分类:自体瓣膜、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
发病机制 :
  一、亚急性至少占 2/3 病例
    1.血液动力学因素:
    2.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3.暂时性菌血症。
    4.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二、急性 : 主要累及正常瓣膜,机制不清。
病理 :
  生物结构的特点
  血管变化;栓塞现象。
    ● 急性者   最常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 次 肺炎球菌、淋球菌、A 族链球菌和流感杆菌
    ● 亚急性者  最常见 草绿色链球菌    其 次 D 链球菌、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为少见致病微生物。

临床表现 :

   败血症症状 , 心脏杂音的改变 , 进行性贫血。栓塞现象 : 脾、肾、脑、肢体等栓塞。皮肤粘膜、眼底瘀点 ,杵状指。对于若干临床表现发生原理的现代观点。
实验室检查 :
  血培养 : 为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血象,尿及肾功能,超声心动图。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有临床表现,血培养阳性可诊断
  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对确诊有重要价值。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 风湿热及其他热性疾病相区别。
治疗 :
   一般治疗。抗菌素: 早期使用、临床诊断及取血做培养后立即使用,剂量要足。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治愈标准。复发的  治疗。
预后 : 影响预后的因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201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视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