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科目 |
|
核细胞增多 |
(2)血象 |
熟练掌握 |
3,4 |
|
症的实验诊 |
(3)骨髓象 |
掌握 |
3,4 |
|
断 |
(4)血清学检查 |
熟练掌握 |
2,3 |
十八、血栓 |
1.血管壁止 |
(1)血管壁的结构与调控 |
了解 |
1,2 |
与止血的基 |
血功能 |
(2)血管壁止血功能 |
了解 |
1,2 |
本理论 |
2.血小板止 |
(1)血小板结构及特点 |
了解 |
1,2 |
|
血功能 |
(2)血小板生化组成、代谢 |
了解 |
1,2 |
|
|
(3)血小板止血功能 |
掌握 |
1,2 |
|
3.血液凝血 |
(1)凝血因子种类、特性 |
掌握 |
1,2 |
|
机制 |
(2)凝血机制(内源凝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 |
掌握 |
1,2 |
|
4.抗血液凝固系统 |
(1)体液抗凝作用 |
掌握 |
1,2 |
|
5.纤维蛋白 |
(1)纤溶系统组成及特性 |
掌握 |
1,2 |
|
溶解系统 |
(2)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
掌握 |
1,2 |
|
6.血液流变 |
(1)血液流动性和粘滞性特性 |
了解 |
1,2 |
|
学 |
(2)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 |
了解 |
1,2 |
十九、检验基本方法 |
1.筛查试验 |
(1)一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 ①出血时间的原理、临床意义、操作及注意事项 ②束臂试验的原理、临床意义、操作及注意事项 |
掌握 了解 |
2,3 1,2 |
(2)二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 ①凝血酶原时间(PT)的原理、临床意义、操作及注意事项 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的原理、临床意义、操作及注意事项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
3,4 3,4 |
||
2.血管壁检验 |
(1)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抗原检测和 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检测) ①原理 ②临床意义 ③操作及注意事项 |
掌握 了解 掌握 |
1,2 2,3 3,4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科目 |
|
3.血小板检 |
(1)血小板生存时间 |
|
|
|
验 |
①原理 |
了解 |
1,2 |
|
|
②临床意义 |
了解 |
2,3 |
|
|
③操作及注意事项 |
了解 |
2,3 |
(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检测①原理 |
掌握 |
1,2 |
||
②临床意义 |
掌握 |
2,3 |
||
|
|
③操作及注意事项 |
熟练掌握 |
3,4 |
(3)血小板聚集试验 |
|
|
||
|
|
①原理 |
掌握 |
1,2 |
|
|
②临床意义 |
掌握 |
2,3 |
|
|
③操作及注意事项 |
掌握 |
2,3 |
(4)血小板释放产物测定 |
|
|
||
|
|
①原理 |
了解 |
1,2 |
|
|
②临床意义 |
了解 |
2,3 |
|
|
③操作及注意事项 |
了解 |
3,4 |
(5)血浆血栓烷 B2测定 |
|
|
||
|
|
①原理 |
了解 |
1,2 |
|
|
②临床意义 |
了解 |
2,3 |
|
|
③操作及注意事项 |
了解 |
3,4 |
(6)血块收缩试验 |
|
|
||
|
|
①原理 |
了解 |
1,2 |
|
|
②临床意义 |
了解 |
2,3 |
|
|
③操作及注意事项 |
了解 |
3,4 |
4.凝血因子 |
(1)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 |
|
|
|
|
检验 |
①原理 |
掌握 |
1,2 |
|
|
②临床意义 |
掌握 |
1,2 |
|
|
③操作及注意事项 |
掌握 |
2,3 |
(2)凝血因子含量与活性测定 |
|
|
||
|
|
①原理 |
掌握 |
1,2 |
|
|
②临床意义 |
掌握 |
1,2 |
|
|
③操作及注意事项 |
掌握 |
3,4 |
(3)血浆因子 XIII定性试验 |
|
|
||
|
|
①原理 |
了解 |
1,2 |
|
|
②临床意义 |
了解 |
1,2 |
|
|
③操作及注意事项 |
了解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