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免疫检验 血清学试验的特点

时间:2011-10-13 13:56来源: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一)特异性和交叉性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是指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可变区结合的特异性,是由两者之间空间结构互补决定的。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主要依靠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和抗体末端可变区的氨基酸排列和立体构型,只有抗原决定簇的立体构型和抗体分子的立体构型完全吻合,才能发生反应。如抗新城疫病毒的抗体只能与新城疫病毒结合,而不能与其他病毒结合。但较大分子的蛋白质常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如果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含有部分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则发生交叉反应。如肠炎沙门氏菌的抗血清能凝集鼠伤寒沙门氏菌。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近,交叉反应的程度越高。根据抗原抗体反应高度特异性的特点,在疾病诊断中可用抗原、抗体任何一方作为已知条件来检测另一未知方。

  (二)敏感性

  抗原抗体的结合还具有高度敏感性的特点,不仅可检测定性,还可以定量检测微量、极微量的抗原或抗体,其敏感度大大超过当前所应用的化学分析方法。血清学试验的敏感性视其种类而异(表11-1)。

表11-1 血清学试验敏感性比较

测定方法 敏感性(每升)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1mg
火箭电泳 <0.5mg
对流电泳 <0.1mg
免疫电泳 <5~10mg
凝集试验 1μg
血凝抑制试验 0.1μg
补体结合试验 0.1μg
放射免疫分析法 <1pg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ng
定量免疫荧光分析 <1pg

 

  (三)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分子表面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的,结合条件为0℃~40℃、pH4~9.如温度超过60℃或pH降到3以下,或加入解离剂(如硫氰化钾、尿素等)时,则抗原抗体复合物又可重新解离,并且分离后抗原或抗体的性质仍不改变。

  免疫技术中的亲合层析法,常用改变pH和离子强度促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从而纯化抗原或抗体。

  (四)反应的二阶段性

  第一阶段为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阶段,此阶段反应快、仅数秒至数分钟,但不出现可见反应。第二阶段为可见阶段,这一阶段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环境因素(如电解质、pH、温度、补体)的影响下出现各种可见反应,如表现为凝集、沉淀、补体结合等。此阶段反应慢、需数分钟、数十分钟或更久。第二阶段受电解质、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五)最适比例与带现象

  大多数抗体为二价,抗原为多价,因此只有两者比例合适时,才能形成彼此连接的大复合物,血清学反应才出现凝集、沉淀等可见的反应现象(图11-1)。如果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则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不能形成大复合物,抑制可见反应的出现,称为带现象。当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抗原过多时,称为后带。为克服带现象,在进行血清学反应时,需将抗原或抗体作适当稀释,通常是固定一种成分,稀释另一种成分。

  (六)用已知测未知

  所有的血清学试验都是用已知抗原测定未知抗体,或用已知抗体测定未知抗原。在反应中只能有一种材料是未知的,但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材料检测一种未知抗原或抗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快速进入: 免费试用
详情查看: 付款方式
电话咨询: 4000-8787-36
QQ咨询:

卫生资格考试题库视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