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 药物化学基础知识 聚酰胺吸附色谱 日期:2011-03-19 09:10:32 点击:155 好评:0

    聚酰胺吸附属于氢键吸附,系通过其分子中众多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因此,聚酰胺吸附色谱特别适合分离酚类、醌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聚酰胺对被分离物质吸附力的大小...

  • 药物化学基础知识 麻黄碱的理化性质 日期:2011-03-19 09:09:36 点击:212 好评:0

    挥发性: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子量较小,具有挥发性。 碱性: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仲胺生物碱,碱性较强。由于伪麻黄碱的共轭酸与c2-oh形成分子内氢键稳定性大于麻黄碱,所以伪麻黄碱的碱性强于麻黄碱。 溶解性: 由于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子较小,其溶解性...

  • 药物化学基础知识 麻黄碱的提取与分离 日期:2011-03-19 09:08:19 点击:647 好评:2

    溶剂法: 利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以及麻黄碱草酸盐比伪麻黄碱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小的差异,使两者得以分离。方法为麻黄用水提取,水提取液碱化后用甲苯萃取,甲苯萃取液流经草酸溶液,由于麻黄碱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

  • 血糖的肝调节作用 日期:2009-11-17 14:51:58 点击:33 好评:0

    肝的调节作用 肝脏是维持血糖恒定的关键器官。肝脏具有双向调控功能,它通过肝糖原的合成,糖的氧化分解,转化为其他非糖物质或其他糖类,以及肝糖原分解,糖异生和其他单糖转化为葡萄糖来维持血糖的相对恒定。肝脏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作用是通过神经体液...

  • 血糖的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日期:2009-11-17 14:51:40 点击:18 好评:0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对血糖的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和植物神经系统调节其所控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血糖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 (1)下丘脑的腹内侧核:通过兴奋交感神经①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引起肾上腺素释放;②作用于胰岛细...

  • 基础医学理论 血糖去路 日期:2009-11-17 14:51:09 点击:15 好评:0

    血糖去路 (1)氧化分解: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ATP,为细胞代谢供给能量,此为血糖的主要去路。 (2)合成糖原:进食后,肝和肌肉等组织将葡萄糖合成糖原以储存。 (3)转化成非糖物质:转化为甘油、脂肪酸以合成脂肪;转化为氨基酸...

  • 基础医学理论 血糖来源 日期:2009-11-17 14:50:57 点击:9 好评:0

    糖类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主要能源,其中具有重要医学意义的是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常称为血糖,生理状态下浓度相当恒定,空腹时血糖浓度为3.61~6.11mmol/L. 血糖浓度之所以能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其来源与去路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血糖来源 (1)糖...

  • 磷酸戊糖途径和糖醛酸途径 日期:2009-11-17 14:50:30 点击:28 好评:0

    磷酸戊糖途径:在胞浆中进行,存在于肝脏、乳腺、红细胞等组织。其生理意义是:①提供5-磷酸核糖,用于核苷酸和核酸的生物合成。②提供NADPH形式的还原力,参与多种代谢反应,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等。 糖醛酸途径:其生理意义在于生成有活性的葡萄糖醛酸...

  • 基础医学理论 糖异生的途径 日期:2009-11-17 14:50:13 点击:25 好评:0

    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长期饥饿、酸中毒时肾脏的异生作用增强。 糖异生的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向过程,但不是可逆过程。酵解过程中三个关键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故...

  • 基础医学理论 糖原的合成途径 日期:2009-11-17 14:49:56 点击:22 好评:0

    糖原的合成途径: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是葡萄糖通过-1,4和-1,6糖苷键相连而成的具有高度分枝的聚合物。机体摄入的糖大部分转变成脂肪(甘油三酯)后储存于脂肪组织内,只有一小部分以糖原形式储存。糖原是可以迅速动用的葡萄糖储备。肌糖原可供肌...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医学考试题库视频课程
快速进入: 免费试用
详情查看: 付款方式
电话咨询: 4000-8787-36
QQ咨询:

--------------------------------

卫生资格考试题库视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