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8]
a.极性溶剂 b.非极性溶剂
c.防腐剂 d.矫味剂
e.半极性溶剂
下述液体药剂附加剂的作用为
45.水
46.丙二醇
47.液体石蜡
48.苯甲酸
[49-51]
a.泻下灌肠剂 b.含药灌肠剂
c.涂剂 d.灌洗剂
e.洗剂
49.清除粪便、降低肠压,使肠道恢复正常功能为目的的液体制剂
50.用纱布、棉花蘸取后用于皮肤或口、喉黏膜的液体制剂
51.清洗阴道、尿道的液体制剂
[52-55]
a.降低介电常数使注射液稳定 b.防止药物水解
c.防止药物氧化 d.降低离子强度使药物稳定
e.防止药物聚合
52.巴比妥钠注射剂中加有60%丙二醇的目的是
53.硫酸锌滴眼剂中加入少量硼酸的目的是
54.青霉素g钾制成粉针剂的目的是
55.维生素a制成微囊的目的是
[56-57]
a.明胶 b.乙基纤维素
c.聚乳酸 d.β-cd
e.枸橼酸
56.生物可降解性合成高分子囊材
57.水不溶性半合成高分子囊材
[58-61]
a.重结晶法 b.熔融法
c.注入法 d.复凝聚法
e.热分析法
58.制备微囊的方法
59.验证是否形成包合物的方法
60.制备固体分散物的方法,
61.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62-64]
a.醋酸纤维素 b.乙醇
c.聚氧化乙烯(peo) d.氯化钠
e.1.5%cmc-na溶液
62.渗透泵型控释制剂常用的半透膜材料
63.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促渗聚合物
64.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具有高渗透压的渗透促进剂
[65-67]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鞘内注射
e.腹腔注射
65.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
66.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67.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68-70]
a. b.
c. d.
e.x=xoe-kt
68.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式
69.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首剂量与维持剂量的关系式
70.单室模型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联合用药,首剂量(负荷剂量)的计算公式
[71-72]
a.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b.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c.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
d.改变尿液ph,有利于药物代谢
e.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71.麦角胺生物碱与咖啡因同时口服
72.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