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味
辛、甘,温。有毒
二.功用
1.燥湿化痰、祛风止痉——风痰,头面部疾患:中风,口眼歪斜,惊风癫痫,破伤风等
口眼歪斜:配全蝎、僵蚕,牵正散
偏头痛:配川芎
2.解毒散结止痛——瘰疬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痈疽肿毒:配天南星外用
三.用法用量
内服制用:煎服,3~6g;研末服0.5~1g;外用适量。
四.使用注意
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及孕妇慎用。
各地 动态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贵州 | 黑龙江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河南 | 山东 | 湖南 | 湖北 | 广东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内蒙古 | 广西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西藏 | 新疆 |
一.性味
辛、甘,温。有毒
二.功用
1.燥湿化痰、祛风止痉——风痰,头面部疾患:中风,口眼歪斜,惊风癫痫,破伤风等
口眼歪斜:配全蝎、僵蚕,牵正散
偏头痛:配川芎
2.解毒散结止痛——瘰疬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痈疽肿毒:配天南星外用
三.用法用量
内服制用:煎服,3~6g;研末服0.5~1g;外用适量。
四.使用注意
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及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