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2020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基础知识预习试题34

时间:2016-09-23 11:42来源: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 作者:xiaochen 点击:
  

选择题(答案见尾页)

1.在进行阴道检查时,结合囟门确定胎方位有意义的颅缝是

A.人字缝 B.矢状缝

C.冠状缝 D.颞缝

E.额缝

2.临产后的枕先露胎头下降程度是以

A.骨盆人口平面为标志 B.坐骨棘平面作标志

C.骨盆出口平面作标志 D.骨盆最大平面作标志

K.阴道外口作标志

3.宫口开全后,开始保护会阴的时机是

A.经阴道外口看到胎发时 B.胎头开始拨露时

C.胎头拨露后不久 D.胎头拨露阴唇后联合紧张时

E.胎头开始着冠时

试题来源:[2017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宝典[免费下载]

查看其他试题,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题库手机版
详情咨询

 

4.30岁初产妇,妊娠40周,宫缩规律,枕左前位,胎心良好,肛查宫口开大2cm,胎头未衔接,符合本产妇实际情况的骨盆测量数据应是

A.骶棘间径24cm B.骶耻外径17cm

C.骶嵴间径27cm D.坐骨棘间径10cm

E.坐骨结节间径8.5cm

5.24岁初产妇,规律宫缩12小时,连续观察2小时,宫口由6cm开大_至7cm,胎头棘下1cm,胎心率140次/分。本例正确处置应是

A.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B.肌注哌替啶100mg

C.静脉滴注缩宫素 D.立即行人工破膜

E.立即行剖宫产术

6.26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8小时,血压110/70mmHg,骨盆正常大小,预测胎儿体重为2700g,枕左前位,胎心正常范围,肛查宫口开大3cm,先露平棘。本例正确的处置应是

A.不需干涉产程进展 B.静脉推注地西泮lOmg

C.静脉缓注25%硫酸镁16ml D.静脉滴注缩宫素

E.人工破膜

7.26岁初产妇,妊娠42+l周,规律宫缩10小时。检查胎儿较大,估计体重3800g,枕左前位,胎头高浮,胎心率166次/分。骨盆正常大小,宫口开大2cm,尿雌激素/肌酐比值为7。本例恰当的分娩方式应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加速产程

B.等待宫口开全行产钳术助娩

C.等待宫口开全行胎头吸引术助娩

D.左侧卧位,吸氧,静注lo%葡萄糖液

E.尽快行剖宫产术

(问题8~9)

26岁初产妇,妊娠40周,规律宫缩8小时人院。查:髂棘间径25cm,骶耻外径20cm,坐骨结节间径7.5cm。枕右前位,胎心134次/分,肛查宫口开大4cm,胎头“o”。3小时后产妇呼叫腹痛难忍,检查宫缩1~2分钟一次,持续45秒,胎心102次/分,子宫下段压痛明显。肛查宫口开大5cra,胎头“0”。

8.此时产程受阻的原因主要是

A.骨盆人口狭窄 B.扁平骨盆

C.中骨盆狭窄 D.骨盆出口狭窄

E.漏斗骨盆

9.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B.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C.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D.先兆子宫破裂

E.Ⅲ度胎盘早剥

(问题10—11)

34岁已婚妇女,孕36周,规律宫缩10小时,破膜3小时人院。检查宫缩持续20~25秒,间歇7—8分钟,宫口开大8cm,胎心率160次/分,阴道检查坐骨棘稍突,测量坐骨结节间径7.5cm,胎头为“0”。

10.本例可能的诊断是

A.高龄初产 B。骨盆人口狭窄

C.骨盆人口和出口狭窄 D.骨盆出口狭窄

E.中骨盆和出口狭窄

11.复查子宫长度33cm,腹围96cm,胎心170次/分,此时不恰当的处理是

A.吸氧 B.行无应激试验

C.静滴广谱抗生素 D.剖宫产

E.静滴碳酸氢钠

(问题12—16)

25岁初孕妇,妊娠39周,不规律宫缩有2日,阴道少许血性黏液,查血压136/96mmHg,子宫长度38cm,腹围106cm,胎心158次/分,宫缩持续32秒,间隔5分钟,肛查宫口lcm,缩宫素激惹试验出现早期减速。

12.本例诊断不正确的是

A.先兆临产 B.巨大胎儿

C.足月活胎 D.临产

E.妊娠高血压

13.产妇入院后行温肥皂水灌肠,1小时后阵缩频发,宫缩持续40秒,间隔2~3分钟,胎心140次/分,先露S一1,宫口开大2cm,血压130/88mmHg。此时不当的处理是

A.鼓励进食,增加营养 B.每隔1小时听胎心

C.检查有无头盆不称 D.左侧卧位

E.静滴缩宫素加速产程

试题来源:[2017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宝典[免费下载]

查看其他试题,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题库手机版
详情咨询

 

14.临产18小时再查宫缩减弱变稀,胎心150次/分,肛查宫口开大2cm,先露

为0,血压120/90mmHg,尿蛋白(±),无自觉症状。此时正确诊断应是

A.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B.第一产程潜伏期延长

C.第一产程活跃期延长 D.胎儿窘迫

E.妊娠期高血压

15.根据上述病情,此时最不恰当的处理是

A.急查胎盘功能 B.左侧卧位

C.间断吸氧 D.阴道检查了解头盆关系

E.静滴肼屈嗪

16.临产18小时再检查,宫缩45秒,间隔3分钟,胎心监护显示胎心165

次/分,频繁出现晚期减速,胎膜已破,羊水黄绿色,血压144/90mmHg,阴道检查

宫口开全,先露S+4,此时紧急处理应是

A.静滴肼屈嗪 B.静滴硫酸镁

C.行产钳术 D.立即行剖宫产术

E.静推葡萄糖液+维生素C

(问题17~20)

23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3小时,枕右前位,胎心136次/分,骨盆

外测量未见异常,B型超声测胎头双顶径9.6cm,羊水平段3.0cm。

17.此时最恰当的处置应是

A.行剖宫产术 B.静脉滴注缩宫素

C.缓慢静注能量合剂 D.肌注维生素Kl

E.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18.经观察,第一产程潜伏期已达17小时,子宫收缩8~10分钟一次,持续30

秒。产科检查:胎心142次/分,胎头已入盆,S+1,孕妇自述排尿困难,检查肠胀

气。此时处理应是

A.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B.行剖宫产术

C.静注地西泮10mg D.静脉滴注缩宫素

E.人工破膜

19.经处置后宫缩正常,胎头下降,S+2,宫口开大5cm,此时最恰当处理应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 B.人工破膜

C.让产妇用腹压 D.温肥皂水灌肠

E.行剖宫产术

20.宫口开全2小时,宫缩减弱,肛查盆腔后部空虚。阴道检查S+4,胎头前囟

在骨盆左前方。此时的处理方法应是

A.行剖宫产术

B.会阴侧切,徒手转正胎头,产钳助娩

C.静脉滴注缩宫素加速产程进展,经阴道自娩

D.吸氧,静注地西泮

E.静注葡萄糖液内加维生素C,同时肌注哌替啶

(问题21—25)

A.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间的距离

B.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

C.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

D.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E.两侧坐骨结节间的距离

21.骨盆出口横径

22.中骨盆横径

23.中骨盆前后径

24.对角径

25.出口后矢状径

(问题26—27)

A.甘露醇 B.哌替啶

C.冬眠合剂 D.硝普钠

E.硫酸镁

试题来源:[2017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宝典[免费下载]

查看其他试题,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题库手机版
详情咨询

 

26.26岁初孕妇,妊娠39周,血压160/100mmHg,尿蛋白2.5g/24h,无产兆,

此时首选药物应是

27.24岁初产妇,临产后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宫口扩张缓慢,肠胀气,无

头盆不称,此时首选药物应是

(问题28—30)

A.潜伏期延长 B.活跃期延长

C.活跃期停滞 D.第二产程延长

E.第二产程停滞

28.28岁初产妇,妊娠40周,于晨5时临产,14时宫口开大4cm,23时宫口开

大7cm,此时诊断为

29.25岁初产妇,宫口开全超过2小时尚未分娩,此时应诊断为

30.29岁初产妇,妊娠39周,晨4时出现规律宫缩,10时自然破膜,20时30

分查宫口开大2cm,此时应诊断为

参考答案:

1.B 阴道检查时矢状缝结合囟门是评估产时胎方位的主要标志。

2,B 坐骨棘平面是胎头下降程度的标志。

3.D 胎头拨露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

4.B 骨盆入口狭窄是临产后胎头不衔接的主要原因,B符合骨盆入口狭窄情况。

5.D 本例患者已进入活跃期最大加速期,临产时间长,可能出现体力不济等情况,可通过人工破膜帮助加快产程进展。

6.A 本例患者产程进展顺利,无明显头盆不称,暂不需干预。

7.E 本例考虑过期妊娠,胎头高浮,相对头盆不称,宜剖宫产终止妊娠。

8.D 本例产妇坐骨结节间径7.5cm,考虑骨盆出口狭窄。

9.D 骨盆狭窄、胎头下降受阻,产妇出现腹痛、子宫下段压痛等症状和体征,应考虑先兆子宫破裂。

10.E 本例坐骨棘和坐骨结节间径测量情况符合E选项。

11.B有宫缩情况下是宫缩应激试验。

12.A 本例已出现规律宫缩伴宫口扩张,已属临产范畴。

13.E 宫缩强度与频度适当,不需药物加强宫缩。

14.B 本例潜伏期大于最大时限16小时,考虑潜伏期延长。

15.E 本例血压情况尚不到使用静脉降压药标准。

16.C 宫口已开全,出现胎儿窘迫,应以产钳术尽快结束分娩。

17.E 未发现明显头盆不称和胎儿缺氧征象,可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18.C 本例已出现潜伏期延长,宫缩转不规则,应以镇静药予以休息。

19.B 休息后产程进展顺利,人工破膜可帮助加快产程和利用前羊水评估胎儿情况。

20.B 本例考虑前不均倾,胎头已较低,宫口开全2小时,产妇已出现体力不济征象,应以手术助产帮助尽快结束分娩。

21.E 骨盆出口横径指两侧坐骨结节间的距离。

22.C 中骨盆横径指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

23.B 中骨盆前后径指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

24.A 对角径指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为骨盆入口前后径,又称真结合径,可由对角径减去1.5~2cm后得到。)

25.D 出口后矢状径指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26.E 本例考虑重度子痈前期,首选硫酸镁解痉。

27.B 本例考虑不协调性宫缩过强,予哌替啶抑制调整宫缩。

28.B本例考虑活跃期延长。

29.D 初产妇第二产程一般不超过2小时,故考虑第二产程延长。

30.A 本例潜伏期大于16小时,考虑潜伏期延长。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快速进入: 免费试用
详情查看: 付款方式
电话咨询: 4000-8787-36
QQ咨询:

卫生资格考试题库视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