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护士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 第五章(5):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

时间:2011-05-15 11:11来源:护士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第五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局,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但在50ml/min以上,血尿素氮和肌酐正常,临床无症状。

(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当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25~50ml/min时,临床出现夜尿多、乏力、轻度消化道症状和贫血等,肾浓缩功能差,血尿素氮及肌酐明显升高,可有酸中毒。又称氮质血症期。

(三)肾功能衰竭期

当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25ml/min以下时即进入此阶段。血肌酐多在4451μmol/L以上,血尿素氮在20mmol/L以上。出现全身的严重中毒症状,突出表现在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还可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的晚期,其血肌酐在7071xmol/L以上,内生肌酐清除率在l0ml/min以下,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需透析治疗维持生命。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原发性肾脏疾病 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2.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病变 如: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等引起的肾损害最后均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3.慢性尿路梗阻 如结石。

4.先天性疾病 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肾发育不良等均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我国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较多见。

(二)发病机制

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末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以下学说:

1.健存肾单位学说

肾实质疾病导致相当数量肾单位破坏,而残余健全肾单位代偿,当肾实质疾病的破坏继续进行,健全肾单位越来越少,最后不能达到人体代谢的最低要求,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2.矫枉失衡学说

当出现肾功能衰竭时,就有一系列病态现象,为了纠正病态现象,机体要作出相应调整,调整过程中,又产生机体各系统之间新的不平衡,使机体再次受到新的损害。

3.肾小球高灌注、高压、高滤过学说

随着肾单位破坏增加,残余健全肾单位代偿性发生高灌注、高压、高滤过。肾小球高压促使残余肾小球代偿性肥大,继而发生肾硬化,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三、临床表现

肾功能不全早期除氮质血症外仅有原发病症状,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毒症症状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一)代谢产物、毒素积蓄引起的中毒症状

1.消化系统

胃肠道症状是最早、最常出现的症状。初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以后出现恶心、呕吐、呃逆、腹泻、消化道出血、口腔尿臭味。上述症状的产生与体内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吸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因素有关。

2.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尿毒症时约80%以上患者有高血压,主要与水钠潴留有关,部分也与肾素活性增高有关。

(2)心力衰竭:可表现为急性左心衰、慢性全心衰,是常见死亡原因之一。与高血压、水钠潴留、贫血、尿毒症性心肌病等有关。

(3)尿毒症性心包炎:可为干性心包炎,表现为胸痛、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少数患者可为心包积液,多与尿毒症毒素沉着有关。尿毒症性心包炎是病情危重的表现之一。

3.呼吸系统

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代谢产物潴留可引起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肺炎胸片示肺门血管瘀血,周缘肺野相对清楚,为蝶翼分布,称“尿毒症肺”。

4.血液系统

贫血是尿毒症必有的症状,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和破坏增加。肾功能不全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为重要原因,其次为代谢产物(如胍类)抑制骨髓造血、使红细胞寿命缩短,铁、叶酸缺乏均可引起贫血。除贫血外还常有出血现象如鼻衄、严重呕血及便血,这是因为尿毒症时血小板容易被破坏所致。

5.精神、神经系统

肾衰早期常精神萎靡、疲乏、失眠,逐渐出现精神异常,幻觉、抑郁、淡漠,严重者昏迷。同时常有周围神经病变,以下肢受累最多见,患者有肢体麻木,烧灼或疼痛感,感觉丧失,可能与毒素潴留有关。

6.骨骼系统

慢性肾衰可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又称肾性骨病。患者可有骨酸痛,行走不便等。肾性骨病是由于缺乏活性维生素D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

7.皮肤表现

皮肤失去光泽、干燥、脱屑,尿素随汗在皮肤排出,可形成尿素霜,刺激皮肤引起瘙痒,有时难以忍受,皮肤瘙痒可能也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钙沉着于皮肤有关。

8.性功能障碍 女性患者月经不规则甚至闭经。男性患者常有阳萎现象。

9.代谢紊乱

尿毒症时毒素可干扰胰岛素作用,且加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性,故可表现空腹血糖轻度升高,糖耐量异常。因长期恶心、呕吐使蛋白质摄人不足,出现负氮平衡及低蛋白血症。

10.继发感染 尿毒症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伴发感染,以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多见,且不易控制,多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脱水或水肿

因肾小管浓缩功能差而致多尿、夜尿多,又常有厌食、呕吐或腹泻,易引起脱水,晚期患者尿量可少于400m1/do另一方面肾脏排水能力差,当水、钠的摄人量增加而不能相应的排泄,则引起水、钠潴留,出现水肿、高血压甚至心力衰竭。大量应用强有力的利尿剂可引起低钠血症。容易脱水和水肿为尿毒症常见的特点。

2.高血钾及低血钾

肾衰晚期,钾平衡失调多见。由于利尿、呕吐、腹泻、摄人不足可出现低血钾。终末期患者常发生高血钾,主要因进食水果、肉类多,尿量少及使用保即利尿药造成。

3.酸中毒

尿毒症患者都有轻重不等的代谢性酸中毒。因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下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严重者出现柯氏呼吸(Kussmaul呼吸)。

4.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磷排出减少,血磷升高。为维持钙、磷乘积,血钙下降。高磷低钙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加,促使尿磷排出增多,终末期时尿磷排出不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骨钙脱出,血钙增加,引起肾性骨病。

三、有关检查

(一)血常规

血红蛋白多在80g/L(8g/dl)以下,最低达20g/L(2g/d1)。白细胞与血小板正常或偏低。

(二)尿常规

尿蛋白+—+++,晚期可阴性。尿沉渣有管型,腊样管型对诊断有意义。可有红细胞,白细胞,若数量增多表示病情活动或有感染。尿量可正常但夜尿多,尿比重低,严重者尿比重固定在1.010~1.0120

(三)血生化试验

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增高,肌酐清除率多在30ml/min以下。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常降低。血钙偏低,血磷增高。血清钾、钠浓度可正常、降低或增高,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四)其他检查

B型超声检查或X 片示双肾体积小,肾萎缩、肾图示双肾功能明显受损。大便隐血试验可阳性,因消化道出血所致。

五、诊断要点

根据慢性肾脏病的病史,尿毒症临床表现和肾功能损害的指标,即可诊断。

六、治疗要点

(一)治疗原发病和纠正肾衰可逆因素 治疗慢性肾衰的关键。

(二)饮食治疗

低蛋白(20~40g/d),高生物价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蛋白质入量根据肾功能加以调整,应保证供给充足的热量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并补充多种维生素。有高血压、浮肿及尿少者应限盐。每日液体人量应按前1天出液量加不显性失水500~600ml来计算。尿量在1000ml/d以上而又无水肿者,可不限制饮水。

高钾血症者应限制含钾高的食物,尿量每日超过1000ml,一般无需限钾;限制含磷丰富的食物,每日食磷400—600mg

(三)必需氨基酸的应用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低蛋白饮食虽可降低血中含氮的代谢产物,但如摄入低蛋白饮食的时间超过3周则会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所以需要加用必需氨基酸才能使患者长期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另外,必需氨基酸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能利用部分尿素,使血尿素氮下降,改善尿毒症症状。

(四)对症治疗

1.高血压 容量依赖型患者,限水钠、配合利尿药及降压药等综合治疗;对肾素依赖型高血压,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副作用。

2.感染 慢性肾衰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病情需要用药时可根据肌酐清除率、药物半衰期来调整药物剂量。

3.代谢性酸中毒

酸中毒不严重可口服碳酸氢钠1~2g,每日3次。当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l/L时,酸中毒明显,应静脉补碱。在纠正酸中毒过程中同时补钙,防止低钙引起的手足抽搐。

4.贫血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肾性贫血的特效药,同时应补充造血原料(铁剂、叶酸),严重贫血可适当输新鲜血。

5.肾性骨病 骨化三醇提高血钙对骨软化症疗效甚佳,甲状旁腺次全切除对纤维性骨炎、转移性钙化有效。

(五)透析疗法

透析疗法可代替失去功能的肾脏排泄各种毒物,减轻症状,维持生命

(六)肾移植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作肾移植。

七、护理问题

(一)体液过多 水肿: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有关。

(二)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氮质血症所致的厌食、恶心、呕吐及腹泻有关。

(三)有感染的危险 与营养不良、贫血、透析治疗有关。

(四)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皮肤水肿、皮肤瘙痒有关。

(五)有受伤的危险 与血压过高、低血钙、视力模糊有关。

(六)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有关。

(七)焦虑 与病情反复发作、疾病预后不良有关。

(八)家庭应对无效 妥协性:与家属对疾病认识不足、经济困难等因素有关。

八、护理措施

(一)水肿的护理

1.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2.指导患者限制液体摄人量,控制水的人量<1500mld,并给予低盐(<2g/d)饮食。

3.每天测量体重。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及血清电解质。

(二)预防感染

1.评估引起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部位。

2.向患者/家属解释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易感部位、表现及预防措施。

3.增加营养,透析患者要进正常蛋白饮食,蛋白质摄人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2g,优质蛋白占50%以上。

4.透析治疗时严格无菌操作,家庭腹膜透析时必须每日进行房间空气消毒。

5.指导并协助患者做好皮肤、口腔、外阴的护理。

6.注意保暖,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接触。

7.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鼓励其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九、健康教育

如果不接受透析疗法或肾移植术,所有慢性肾衰患者均要死于尿毒症。接受透析疗法后可使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提高。此外,慢性肾衰患者应注意避免各种感染、劳累、饮食无度、伤肾药物等。

例:尿毒症时哪项临床表现主要是由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所致

A.氮质血症

B.代谢性酸中毒

C.胃肠道症状

D.精神、神经症状

E.贫血

答案:E

  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报名须知
  1、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4月28日至5月29日
  2、2011年护师考试报名时间
  3、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报名条件
  4、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时间5月21、22日
  5、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报考政策
  6、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科目
  7、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网上报名时间/现场报名时间
  8、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主要内容、考试重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