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简述脑脊液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加,提示患者血脑屏障受到破坏,常见于脑、脊髓及脑膜的炎症、肿瘤、出血等以及脑软化、脑退化性疾病、神经根病变和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等。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在10g/L以上时,流出后呈黄色胶冻状凝固,而且还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临床上称为Froin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所致梗阻性脑脊液的特征。
232.简述脑脊液中IgG、IgM增加的临床意义。
答:脑脊液中IgG增高见于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和梅毒性脑膜炎等;若脑脊液中出现IgM,则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近期有感染。
233、。除糖尿病外,尿糖升高还可见于什么疾病?
答:尿糖升高常见于糖尿病外还可见于⑴其他血溏增高性糖尿: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症等。⑵肾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妊娠期糖尿等。⑶应激性糖尿: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
234、胆红素检测方法有几种?其确证试验是什么?
答:胆红素检测方法有三种,其常规筛选试有偶氮反应试带法、Smith碘环法、Harnision法用于确证试验。
235、何谓Donnan平衡?
答:脑脊液中氯化物正常为118-130mmol/L,且常随血清中氯化物的改变而改变,但由于脑脊液中蛋白含量较少,为维持脑脊液和血浆渗透压的平衡,正常人脑脊液中氯化物的含量常较血中为高,此即Donnan平衡。
236、试述经典的测定粪便隐血试验方法的原理?
答:经典的测定方法其原理是血红蛋白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作用,能分解过氧化氢,使显色试剂氧化显色。
237、。尿比密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答:比密增高:见于脱水、蛋白尿、糖尿、惊厥、肾脂肪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周围循环衰竭、使用造影剂等。
比密减低:见于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多尿期、尿毒症多尿期、胶原疾患、使用利尿剂等。
237、。简述尿液的生成机理。
答:尿液是在肾脏内形成的。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管时,其中大分子蛋白质和细胞,脂类等胶体被截留,其余成分则经半透膜过滤进入肾小球囊,形成原尿。当原尿通过肾小管时,约大部分水分,电解质和葡萄糖等物质又重新被吸收回血;同时,肾小管亦分泌一些物质加入尿中,最后生成终尿。
238、对混浊尿如何鉴别?
答:对混浊尿可按下列程序进行粗略鉴别:将装有混浊尿的试管加热,如混浊消失,为尿酸盐。如混浊增加,再加稀乙酸,当尿液变清、无气泡时,为磷酸盐;当尿液变清,有气泡时,为碳酸盐;当无变化时,为脓尿、菌尿。
239、何谓本-周氏蛋白?用什么方法检测?
答:本-周(Bence-Jones)氏蛋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分为κ性和λ型。本-周氏蛋白在一定pH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发生沉淀,接近100℃时沉淀消失,在冷却时又重现沉淀。故本-周氏蛋白又称为凝溶蛋白。过筛检测即用热沉淀反应法。确诊则必须用电泳免疫分析,即将尿液进行电泳,本-周氏蛋白可在α-γ球蛋白间出现一条浓集的区带。为进一步确诊,可将尿液与抗κ轻链及抗λ轻链进行免疫学测定,以区分轻链类型。一般认为,当浆细胞恶性增殖,50%多发性骨髓瘤及15%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尿中可出现本-周氏蛋白;肾淀粉样变、慢性肾盂肾炎及恶性淋巴瘤病人尿中亦有阳性反应。
240、简述保存尿液有形成分的方法
答:⑴冷藏做生物学试验的尿标本,一般不宜加化学防腐剂,应放4℃冰箱,可保存6h~8h.⑵400g/L甲醛为细胞固定液,用于管型细胞防腐。用量为每100ml尿液0.3ml~0.5ml.由于甲醛具有还原性,不适于尿糖、激素等化学成分的检查。⑶甲苯(或二甲苯)为尿糖、尿蛋白等防腐剂。用量为100ml尿中加甲苯0.5ml,若其中已有细菌存在,则甲苯不能制止细菌繁殖。⑷麝香草酚为检查尿中化学成分及细菌的防腐剂。每100ml尿中不超过0.1g.因易引起蛋白假阳性,故不适于尿蛋白测定。⑸盐酸和冰乙酸一些物质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加酸降低尿液pH是最后的保存方法。如对尿中17-羟、17-酮、尿素以及钙、磷酸盐等进行测定时,每100ml尿中加浓盐酸或冰乙酸1ml即可。⑹碳酸钠卟啉类化合物在碱性尿中很稳定,加碳酸钠使尿碱化,可作为卟啉类化合物测定的特殊保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