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
甲氨蝶呤: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强大持久抑制作用,也可抑制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干扰RNA和蛋白质合成。主要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 早期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
氟尿嘧啶:在体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竞争性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导致DNA合成受阻。主要用于消化道癌和乳腺癌。 常见胃肠道反应,也可出现骨髓抑制、脱发。
巯嘌呤:在体内转化为硫代肌苷酸,竞争性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抑制DNA合成。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羟基脲: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阿糖胞苷:抑制DNA多聚酶活性。是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主要药物。
(二)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
1.烷化剂可与DNA的互补链发生烃基化反应形成交叉联结,破坏DNA结构,导致DNA链断裂,使DNA复制以及转录过程受到阻碍,引起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烷化剂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环磷酰胺:需在体内活化后才起抗癌作用。抗瘤谱广,对淋巴瘤疗效显著,对多种肿瘤有效,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乳腺癌等。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对尿路有刺激性。
噻替派:抗瘤谱广,选择性高,刺激性小,对乳腺癌、卵巢癌疗效高。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较轻。
白消安: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药,对其它白血病无效。对骨髓有抑制抑制作用,久用可致闭经或睾丸萎缩。
卡莫司汀:主要用于脑瘤、恶心淋巴瘤和骨髓瘤。迟发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有肝肾毒性。
2.抗生素类
丝裂霉素: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兼有放射增敏和免疫抑制作用。抗瘤谱广,可用于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单用时疗效不理想,常与其他药物合用。
顺铂:广谱抗肿瘤药,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睾丸肿瘤疗效显著。消化道反应严重,骨髓抑制,大剂量产生耳毒性,肾脏损害明显。
(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
放线菌素D:嵌入DNA双链与DNA形成复合体,抑制RNA多聚酶,阻止mRNA合成,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抗瘤谱较窄,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恶心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治疗。骨髓抑制作用强,有消化道反应和局部刺激性。
阿霉素、柔红霉素: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两者间有交叉耐药性,引起特殊毒性反应——心脏毒性。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L-门冬酰胺酶:使门冬酰胺水解,肿瘤细胞不能从外界获得生长必须的氨基酸,导致蛋白合成受阻。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较轻,有肝毒性。
长春碱:与微管蛋白特异结合,影响微管装配并阻碍纺锤体形成。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M期。用于治疗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及睾丸肿瘤。主要引起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有局部刺激性。
紫杉醇:促进微管装配抑制微管解聚,使细胞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和纺锤丝,抑制细胞增殖。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外周及中枢神经毒性、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及肝肾毒性。
(五)激素类药物
他莫昔芬:雌激素受体部分激动剂,主要用于乳腺癌治疗,对雌激素受体水平高者有效,对软组织转移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大剂量长期使用使视网膜和角膜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