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2012年护士资格证重点辅导第十三章 第15节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时间:2012-05-12 11:59来源:护士资格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第十五节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颅内肿瘤又称脑瘤,包括来源于脑组织、脑膜、脑血管、脑垂体、脑神经及残余胚胎组织的原发性肿瘤,以及来自颅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以神经胶质瘤最为常见,其次为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等。颅内肿瘤约半数为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以大脑半球最多,其次是鞍区、小脑脑桥角、小脑等部位。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随着肿瘤增大破坏或压迫脑组织,产生颅内压增高,造成脑疝而危及病人生命。

  一、病因
  至今尚不明确。少数系先天发育过程中胚胎性残余组织演变而成。

  二、临床表现
  因肿瘤病理类型和所在部位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和局灶症状是其共同的表现。
  1.
颅内压增高 约90%以上的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通常呈慢性、进行性加重过程。随着肿瘤增大,若未得到及时治疗,轻者引起视神经萎缩,病人视力减退,重者可引起脑疝
  2.局灶症状与体征 随不同部位的肿瘤对脑组织浸润破坏、直接刺激和压迫不同引起的症状各异,如一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精神异常、视觉障碍、共济失调等;鞍区肿瘤会引起视力改变和内分泌功能障碍;临床上可根据局灶症状判断病变部位。位于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早期即出现局部症状,而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晚。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包括头颅X线摄片、脑血管造影、脑室造影以及超声波、CTMRI检查。CTMRI是目前最常用的辅助检查,对确定肿瘤部位和大小、脑室受压和脑组织移位、瘤周脑水肿范围有重要意义。
  2.血清内分泌激素检查 垂体腺瘤临床上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的表现,血清内分泌激素检查有助于确诊。

  四、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辅以化疗和放疗。神经导航、微创外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拓宽了手术适应证和范围。晚期病人亦可采用姑息性手术治疗,如脑室引流、去骨瓣减压术等以缓解颅内高压。
  2.放射治疗 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或部位深者不宜手术,对放射线敏感的恶性肿瘤可选用放射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玛刀,提高了放射治疗的效果。立体定向放射具有精确定位、精确剂量、安全快速、疗效可靠的特点。
  3.化学药物治疗 对于手术后残余的肿瘤组织或部分肿瘤对放疗不敏感的病例,化疗起到了进一步杀灭残余的肿瘤组织,防止肿瘤复发的重要作用。

  五、护理问题
  1.自理缺陷 与肿瘤压迫导致肢体瘫痪或开颅手术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疝、颅内出血、癫痫、尿崩症

  六、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严格卧床休息,采取床头抬高
15°30°的斜坡卧位,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导致脑疝的发生。便秘时可使用缓泻剂,禁止灌肠。
  2.预防意外损伤 评估病人生活自理的能力以及颅内压增高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跌倒及撞伤。
  3.皮肤准备 按头颅手术要求准备,病人手术前每日清洁头发,术前一天检查病人头部皮肤是否有破损或毛囊炎,手术前2小时剃光头发后,需要消毒头皮戴上手术帽。
  (二)术后护理
  1.体位 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取平卧位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手术侧向上以避免切口受压。对于意识不清或躁动病人需要加床档保护。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手术后体位要避免压迫减压窗,引起颅内压增高。为病人翻身时,应有人扶持头部,使头颈躯干成一直线,防止头颈部过度扭曲或震动。幕下开颅取去枕侧卧位或侧俯卧位。脑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者取侧卧位,以免造成误吸。巨大占位性病变清除后,因颅腔留有较大空隙,24小时内手术区保持高位,以免突然翻动时发生脑和脑干移位。
  2.严密观察病情 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状况等,并按Glasgow昏迷计分法进行评分和记录。注意切口敷料及引流情况,观察有无脑脊液漏,一旦发现有脑脊液漏,应及时通知医师,病人取半卧位,抬高头部以减少漏液。为防止颅内感染,头部包扎使用无菌绷带,枕上垫无菌治疗巾并经常更换,定时观察有无渗血和渗液。严密观察并及时发现手术后颅内出血、感染、癫痫以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
  3.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后窝手术或听神经瘤手术易发生舌咽、迷走神经功能障碍,病人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因此积极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如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吸痰,必要时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4.营养和补液 病人意识清醒,吞咽、咳嗽反射恢复可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昏迷病人需要鼻饲解决营养问题,鼻饲后勿立即搬动病人,以免引发呕吐和误吸。
  5.创腔引流的护理在肿瘤切除后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物,达到引流手术残腔内血性渗液和气体,使残腔逐步闭合的目的。手术后创腔引流瓶(袋)放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以保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可避免脑组织移位。手术48小时后,可将引流瓶(袋)略放低,以期较快引流出腔内残留的液体,使脑组织膨出,以减少残腔,避免局部积液造成颅内压增高。引流放置34日,一旦血性脑脊液转清,即可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
  6.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
颅内出血:多发生在手术后2448小时内。病人表现为意识清楚后又逐渐嗜睡,甚至昏迷或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并有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症状。一旦发现病人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
  (2
癫痫:手术后因脑损伤、脑缺氧、脑水肿等因素而诱发癫痫,癫痫发作时采取保护性措施,立即松解病人衣领,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保障病人安全。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外界刺激,禁止口腔测量体温,应按时服用抗癫痫药,控制症状发作。
  (3
尿崩症:垂体腺瘤等手术累及下丘脑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病人出现多尿、多饮、口渴,每日尿量大于4000ml,尿比重低于1.005。在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时,应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根据尿量的增减和血清电解质含量调节用药剂量。
  (三)健康教育
  颅内肿瘤病人一般均需接受化疗和放疗,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后续治疗的必要性和方法。术后有功能障碍者,应与病人和家属制定康复计划。出院后定期复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