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评价]
病人及家属是否了解预防足下垂的有关知识。
病人膝外侧是否受压。
病人是否能主动活动踝关节。
病人踝关节是否处于功能位。
病人有无足下垂发生。
潜在并发症——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相关因素]
包扎过紧。
牵引重量过重。
血管、神经受损。
[主要表现]
病人感觉肢体疼痛、麻木。
牵引肢端皮肤颜色变深、温度下降、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
被动活动指(趾)引起剧痛。
过牵综合征(颅骨牵引时,牵引过度导致的血管、神经损伤):相应的神经、血管受损症状。若吞咽困难、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为舌下神经过牵所致;一侧上肢麻木,为臂丛神经过牵所致;恶心,呕吐频繁剧烈、呕吐物混有胆汁,则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护理目标]
病人牵引肢体未发生血液循环障碍。
病人肢体一旦有血液循环障碍,能被及早发现并做处理。
[护理措施]
新牵引病人床头交接班,以便及时观察有无血液循环障碍。
经常巡视病人,检查皮牵引套、牵引用胶布的松紧度及牵引重量合适与否,有异常时调整。
出现过牵综合征时,报告医师予以减轻牵引重理或去除牵引,并观察症状消失情况。对于有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则进一步作如下处理:头低俯卧位,禁食,胃肠减压及支持疗法。
随时检查双腿悬吊牵引患儿的肢端血液循环,仔细观察其全身反应,若婴幼儿无故哭闹不安,应仔细查看牵引装置是否松散而压迫血管,尤其是膝部的绷带是否卡在膝下周径较粗之处。
[重点评价]
病人牵引装置是否包扎过紧,牵引重量是否恰当。
病人肢端有无血液循环障碍。
病人一旦出现过牵综合征,是否得到及时处理。
潜在并发症——牵引针眼感染
[相关因素]
钢针松动。
钢针位置偏移。
局部污染。
机体抵抗力低下。
[主要表现]
针眼周围红、肿、热、痛。
针眼有分泌物渗出,细菌培养阳性。
[护理目标]
病人及其家属了解预防针眼感染的基本知识。
病人针眼未出现感染。
病人一旦出现针眼感染,能及时得到控制。
[护理措施]
指导病人及其家属预防针眼感染的基本知识:
保护牵引针眼部位不受触撞,不受污染。
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
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切不可随手将牵引针推送回位,以免感染。
针眼面有痂皮覆盖者,无感染时,不需去除,以免破坏保护层。
针眼处不需覆盖任何敷料,每天用络合碘或碘酒外涂2次。
控制肢体旋转引起钢针松动:
下肢牵引时,将患肢外侧稍垫高,或用一条宽胶布粘贴牵引腿以控制外旋。
小儿骨牵引常用马蹄铁,以控制外旋。
对活动度大的小儿,可用约束带适当约束躯干和肢体。
避免受凉感冒,增进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若针眼处有分泌物,则用无菌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局部换药处理。感染难以控制时,去除骨牵引,以防骨髓炎。
[重点评价]
病人是否存在引起牵引针眼感染的因素。
病人是否发生针眼感染。
病人一旦发生针眼感染,控制措施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