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产褥感染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时间:2009-10-22 18:43来源: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产褥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定义

  1.产褥感染: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称产褥感染。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

  2.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38℃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急性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栓静脉炎等。

  二、病因

  (一)常见病原体种类

  有需氧性链球菌、厌氧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杆菌属、葡萄球菌、类杆菌属、厌氧芽孢梭菌、支原体和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等。

  (二)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出现感染诱因时可致病。

  2.外源性感染:由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物品均可造成感染。

  其中,内源性感染更重要。

  三、病理及临床表现

  (一)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体温不高或不超过38℃,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脓性分泌物刺激尿道口出现尿痛、尿频。会阴伤口感染,出现疼痛,常不能取坐位,可有低热。局部伤口红肿、发硬、伤口裂开,脓液流出,压痛明显。阴道裂伤及挫伤感染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宫颈裂伤感染若向深部蔓延,出现高热,可播散达子宫旁组织,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二)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子宫内膜炎多伴有子宫肌炎。轻者表现为低热、恶露增多有臭味、下腹疼痛及压痛。重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心率快,白细胞增多,下腹部压痛轻重不一,恶露不一定多,容易被误诊。

  (三)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病原体沿子宫淋巴或血行达宫旁组织,出现急性炎性反应形成炎性包块,波及输卵管,形成输卵管炎。侵及整个盆腔形成“冰冻骨盆”。淋球菌沿生殖道粘膜上行感染,达输卵管与盆腹腔,形成脓肿后,高热不退。

  (四)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炎症继续发展,扩散至子宫浆膜,形成盆腔腹膜炎,继而发展成弥漫性腹膜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下腹部明显压痛、反跳痛。子宫活动度差,一侧或两侧附件区组织增厚、压痛,炎症继续发展,盆腔脓肿形成,若脓肿波及肠管与膀胱可出现腹泻、里急后重与排尿困难。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能发展成慢性盆腔炎而导致不孕。

  (五)血栓性静脉炎

  盆腔血栓性静脉炎:累及卵巢静脉、子宫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及下腔静脉,常为单侧,多发于产后1~2周,表现为寒战、高热,可持续数周或反复发作。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病变多在股静脉、胭静脉及大隐静脉,多继发于盆腔静脉炎或周围结缔组织炎,表现为弛张热,下肢持续疼痛,局部静脉压痛或触及硬索状,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也称“股白肿”。

  (六)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当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随后可并发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脓肿。若细菌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并繁殖形成败血症,可危及生命。

  四、诊断要点

  1.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经过,排除引起产褥病率的其他疾病。

  2.全身及局部检查,仔细检查腹部、盆腔以及会阴伤口,确定部位及感染程度。

  3.辅助检查B型超声,彩超、CT、MRI等检测能对产褥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4.确定病原体,病原体的鉴定对治疗非常重要。方法有:①病原体培养。②分泌物涂片检查。③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

  五、处理

  1.支持疗法,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增强免疫力。

  2.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切开引流,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3.抗生素的应用,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必要时短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对血栓性静脉炎,应用大量抗生素同时,加用肝素4~7日。也可用活血化淤中药及溶栓类药物治疗。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视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