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2012年护士资格证重点辅导第一章 第11节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3)

时间:2012-04-23 15:47来源:护士资格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四、注射给药法
  注射给药法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的方法。
  (一)注射原则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操作环境整洁,符合无菌技术要求。
  (2)注射前护士应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注射后再次洗手。
  (3)无菌注射器的空筒内面、活塞、乳头及针头的针梗、针尖,均应保持无菌。
  (4)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并保持无菌。
常规消毒法:用棉签蘸2%碘酊,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呈螺旋形涂擦,直径应在5cm以上,待碘酊干后用70%乙醇同法脱碘,待干后,方可注射;使用0.5%碘附消毒:用棉签以同法消毒两遍,不需脱碘。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在注射前、中、后均应仔细查对。
  (2)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如发现药液有混浊、沉淀、变色、变质,药物已过有效期,以及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可应用。
  (3)如同时注射几种药物,应注意查对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注射用物应做到一人一套,包括注射器、针头、棉垫、止血带。
  (2)所有物品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一次性物品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药物的剂量、黏稠度、刺激性的强弱、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一次性注射器应型号合适,在有效期内,包装密封好。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痕,不漏气;针头应锐利、无钩、无弯曲;注射器和针头必须衔接紧密。
  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选择注射部位应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
局部皮肤应无损伤、炎症、硬结、瘢痕、皮肤病。长期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6.注射药液应现用现配 注射药液应在规定注射时间前临时抽取,以防药液效价降低或被污染。
  7.排尽空气 进针前应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以防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栓塞;排气时应注意防止浪费药液。
  8.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根据注射法的不同,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深度,注意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注射部位。
  9.注药前检查回血 进针后注入药物前,应抽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后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直接注人血管内;静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
  10.减轻病人疼痛的注射技术
  (1)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使肌肉松弛,便于进针。
  
2)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即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且注药速度应均匀。
  3)注射刺激性强的药液,应选择粗长针头,且进针要深。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减轻疼痛感。
  (二)注射前准备
  1.用物准备
  (1)注射盘。
  (2)注射器和针头:按照注射原则进行选择。
  1)注射器的乳头、空筒内壁、活塞应保持无菌。
  2)针头的针尖、针梗、针栓内面应保持无菌。
  (3)药物:根据医嘱准备药物,常用的有溶液、油剂、混悬液、结晶、粉剂等。
  (4)注射本:根据医嘱准备注射本,以便进行三查七对
  2.药液抽吸法
  (1)自安瓿内抽吸药液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进行查对。
  2)轻弹安瓿,使安瓿尖端药液流至体部。
  3)用70%乙醇棉签消毒安瓿颈部,用砂轮在其颈部划一锯痕,再次消毒,以拭去细屑;如有蓝色标记,则不需划痕,用70%乙醇棉签消毒一遍即可。
  4)折断安瓿。检查并打开一次性注射器。
  5
抽吸药液:将针尖斜面向下,伸入安瓿内的液面下,手持活塞柄,抽动活塞进行吸药。
  6)排尽空气:将针头垂直向上,示指固定针栓,轻拉活塞使针头中的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然后轻推活塞,驱出气体,注意不要浪费药液。如注射器乳头偏向一侧,应将注射器乳头向上倾斜,使气泡集中于乳头根部,再按上法驱出气泡。
  7)吸毕,给针头套上安瓿或针头帽。
  8)再次核对,置于无菌盘内备用。
  (2)自密封瓶内抽吸药液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进行查对。
  2)除去铝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塞,待干。
  3)检查并打开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器内抽吸与药液等量的空气,并注入瓶内,以增加瓶内压力,避免形成负压,利于吸药。
  4)倒转药瓶和注射器,使针尖斜面在液面下,抽吸药液至所需药量,以示指固定针栓,拔出针头。
  5)同法排尽空气,给针头套上药瓶或针头帽,再次核对,置于无菌盘内备用。
  (3)吸取结晶、粉剂、油剂、混悬剂等注射剂法
  1)吸取结晶、粉剂:先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或注射用水,或专用溶媒)将药充分溶解,然后再吸取。
  2
吸取黏稠油剂:可先稍加温或用双手对搓药瓶(易被热破坏者除外),然后再用较粗针头抽吸药液。
  3)吸取混悬液:应先摇匀后,立即吸取,并选用稍粗针头抽吸注射。
  (三)各种注射法
  1.皮内注射法(ID) 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1)目的
  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2)用于预防接种。
  3)是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2)部位
  1)药物过敏试验:
取前臂掌侧下段。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皮肤颜色较淡,易于判断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选在需要局部麻醉的部位。
  (3)用物:注射盘内放无菌1ml注射器,按医嘱备药液、注射卡;作药物过敏试验,应另备0.1%盐酸肾上腺素和2ml注射器。
  (4)操作方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如作药物过敏试验,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
  2)按医嘱查对药物,检查并取出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排气,放无菌盘备用。
  3)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再次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作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4)选择注射部位,用
70%乙醇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再次查对,检查排尽空气。
  5
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并用示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角刺入皮内。
  6)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将注射器放平,注入0.1ml药液,药量应准确,使局部隆起形成半球状的皮丘,并可见皮肤变白,毛孔显露。
  7)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勿用棉签按压。
  8)再次查对,交代注意事项,嘱病人切勿揉擦局部,不要离开病室,20分钟后观察结果,如有不适立即告知护士。
  9)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按时观察反应。
  1O)洗手,记录。
  (5)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作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备0.1%盐酸肾上腺素;如对所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能做皮试,应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标记。
  3
消毒皮肤忌用碘酊,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4)拔针后切勿按揉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5
如需做对照试验,应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注入0.9%氯化钠溶液0.1ml20分钟后,观察对照反应。
  2.皮下注射法(H) 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目的
  1)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药效时采用。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用药。
  (2)部位:
常用的有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及外侧。
  (3)操作方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查对药物,检查并取出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排气,放无菌盘备用。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作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4)再次查对,检查排尽空气。
  5
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30°40°角,迅速刺入针梗的1223
  6)放开绷皮的左手,抽吸无回血,即可缓慢推注药液。
  7)注射完毕,用无菌干棉签轻按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8)再次查对,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4)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
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应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剂量准确。
  3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如病人过瘦可捏起局部皮肤,并适当减小进针角度。
  4)如病人需长期进行皮下注射,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经常更换,轮流注射,以利药物的吸收。
  3.肌内注射法(IMim) 是将无菌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1
目的: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且要求迅速产生疗效者。
  (2)部位:应选择肌肉丰厚,且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最常用的是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包括十字法和连线法。十字法:先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划一水平线,再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部位。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即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此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定位方法有两种: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使示指、中指与骼嵴构成一个三角形,其示指和中指构成的内角,即为注射部位;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注射部位(以病人自己的手指宽度为标准)。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部位范围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者。定位方法:在大腿中段外侧,取膝关节上1Ocm,髋关节下1Ocm处,约7.5cm宽的范围为注射部位。
  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处。该处方便注射,但肌肉分布较薄,适宜作小剂量注射。
  (3)体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肌肉放松,减轻痛苦及不适,常取的体位包括:
  1)侧卧位:
要求上腿伸直并放松,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要求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并将头偏向一侧。
  3)仰卧位: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时采用,常用于危重和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
  4)坐位:坐椅应稍高,以便于操作,常用于门诊、急诊病人。
  (4)操作方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查对药物,检查并取出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排气,放无菌盘备用。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作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准确定位,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4)再次查对,检查排尽空气。
  5)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如握毛笔姿势,
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角,迅速刺入肌肉内,深度约为针梗的23
  6松开绷皮的左手,抽吸无回血,即可缓慢推注药液
  7)注射完毕,用无菌干棉签轻按进针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8)再次查对,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5)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2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进行臀部肌内注射,因其臀部肌肉较薄,可导致肌肉萎缩,或损伤坐骨神经。
  3)需长期进行肌内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避免硬结的发生,必要时可热敷或进行理疗。
  4)如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4.静脉注射法(IViv) 是自静脉注入无菌药液的方法。
  (1)目的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时,需迅速产生药效,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由静脉注入药物,用于诊断性检查。
  3)用于输液或输血。
  4)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2)部位:常用的有肘部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及腕部、手背、足背、踝部等处的浅静脉。
  (3)操作方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查对药物,检查并取出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排气,放无菌盘备用。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作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并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同时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和深浅。
  4)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垫枕,
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注意止血带的末端应向上。
  5)以选定的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常规消毒,待干。
  6)嘱病人握拳,以使静脉充盈。
  7)再次查对,检查排尽空气。
  8
用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
  9)见回血后,证实针头已刺入静脉,可顺静脉方向再进针少许。
  10)松开止血带,嘱病人松拳,固定好针头,缓慢注入药液。
  11)在推注药液的过程中,应缓慢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在静脉内。
  12)注射完毕,用无菌于棉签轻按穿刺点上方处,快速拔针后按压至不出血。
  13)再次查对,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4)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2)静脉注射应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并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如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有计划地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静脉进行注射。
  3)静脉推注药液的速度,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和药液的性质严格掌握;在注射过程中。应随时倾听病人的诉说,观察局部及病情变化。若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则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进行注射。
  4)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注射前应先抽吸少量0.9%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注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证实针头确在静脉内,再更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缓慢注液,以防药液外溢,造成组织坏死;在推注药液过程中,应定期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在静脉内。
  (5)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1)针头未完全刺入静脉,针尖斜面一半在静脉内,一半在静脉外,抽吸有回血,注药时部分药液溢出至皮下,使局部皮肤隆起,病人有疼痛感。
  2)针头刺入较深,针尖斜面一半穿破对侧静脉壁,抽吸可有回血。注药时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病人有疼痛感。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
  3)针头刺入过深,针尖穿透对侧静脉壁,抽吸无回血。
  4)针头刺入过浅,或因松解止血带,致针头未刺入静脉,抽吸无回血。
  5.股静脉注射法
  (1)目的:常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用于注入药物、加压输液和输血、采集血标本等。
  (2
定位方法:在股三角区,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与股动脉相交,股动脉内侧0.5cm.即为股静脉。
  (3)操作方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查对药物,抽取药液,排气,放无菌盘备用。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作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待干。
  4)再次查对,检查排尽空气。
  5)操作者常规消毒左手示指和中指或戴无菌手套.然后在股三角区按定位法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加以固定。
  6
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90°45°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抽动活塞,见暗红色血液,则提示针头已达股静脉。
  7)固定针头,根据需要缓慢推注药物。
  8)注射完毕,快速拔针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分钟,以防止出血或形成血肿。
  9)再次查对,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4)注意事项:股静脉穿刺时,如抽出鲜红色血液,则提示针头刺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紧压穿刺处510分钟,直至无出血,再改由另一侧股静脉穿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