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B 2、D 3、E 4、D 5、C 6、B 7、C 8、E 9、B 10、A
11、E 12、C 13、D 14、D 15 、B 16、D 17、B 18、C 19、D 20 A
21、B 22、E 23、B 24、A 25、C 26、C 27、B 28、B 29、C 30、D
31、A 32、D 33、E 34、B 35、C
A2型题
1、E 2、C 3、E
A3型题
1、E 2、B 3、A
二、填空题
1、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2、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注射 输血传播 饮水 食物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3、飞沫传播 飞沫核传播 菌尘传播
4、102.97-137.30kpa 121-126℃ 15-30
5、物理监测法 化学监测法 微生物监测法
6、热 干燥 紫外线 6
7、2m 30-60 5-7
8、严密隔离 呼吸道隔离 肠道隔离 接触隔离 血液-体液隔离 昆虫隔离 保护性隔离
9、轴节以上2-3cm 1/2
三、简答题
1、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2、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
3、感染链的存在。
4、医院布局不妥和隔离措施不健全。
5、消毒灭菌不严和无菌技术操作不当。
6、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如插入性(侵袭性)操作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等。
2、1.无菌操作环境
应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群流动。
2.无菌操作者要求
操作者要戴好帽子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无菌物品放置
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物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4.无菌操作要求
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一切无菌操作,均应使用无菌物品,禁用未经灭菌或疑有污染的物品。
5.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交叉感染。
3、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使用新鲜配制的消毒液,并存放在无菌容器中。定期更换,易挥发的消毒液要加盖,定期检测,保持有效浓度。
4、1.煮沸消毒法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的消毒,如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类等。
2.操作中应注意:
(1)煮沸消毒前,物品刷洗于净,空腔导管须先在腔内灌水。
(2)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裹,应从冷水或温水时放入。
(3)橡胶类物品用纱布包好,待水沸后放入,3~5分钟取出。
(4)器械的轴节及容器的盖要打开,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重叠。水面应高于消毒物品3cm,煮锅应加盖。
四、综合题
1、(1)对此患者应采用肠道隔离
(2)护理操作中应遵守以下隔离原则:
1)病床和病室门前悬挂隔离标志。门口设置擦鞋垫(用消毒液浇湿,供出入时消毒鞋底)及泡手的消毒液。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要按规定戴工作帽、口罩,穿隔离衣,并且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一切操作要严格遵守隔离规程,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后必须消毒双手。
3)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的物品备齐,各种护理操作按计划集中执行。
4)患者用过的物品经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排泄物须消毒后排放;需送出处理的物品、污物袋应有明显的标志;不宜消毒的物品(如手表等)可用纸或布保护,以免被污染。
5)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必须陪伴或探视时,应向患者和陪伴、探视者宣传、解释,遵守隔离要求和制度。
6)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尽力解除患者的恐惧感和因被隔离而产生的孤独、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
7)经医生下达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
(3)其隔离措施有:
1)与不同病种患者最好分室居住,如条件不允许时,也可同住一室,但必须做好床边隔离,每一病床应加隔离标志。患者之间禁止交换书报及用物槿互赠食品。
2)接触不同病种的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消毒双手。
3)病室应有防蝇设备,保持无蝇、无蟑螂。
4)患者的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下的食物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再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