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康监护
(一)健康监护定义
健康监护(health surveillance)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二)健康监护的目的意义
健康监护基本属于第二级预防,结合生产环境监测和职业流行病学分析,可以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疾患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规律,接触—效应(反应)关系;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并为制订、修订卫生标准及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
(三)健康监护的内容
传统的健康监护是指医学监护(medical surveillance),它以健康检查为主要手段,包括检出新病例、鉴定疾病等。但由于职业性危害的病因是外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因此,仅发现职业病患者不能达到控制病因和消除职业性疾病的目的。所以,职业性健康监护应该包括作业环境(前讲过)和机体两个方面,后者基本内容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的建立和运用、健康状况分析及劳动能力鉴定。
1.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可分为就业前检查和定期检查两种情况。就业前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获得受检者的基础健康资料。
定期检查是按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性质、程度,每个一定时间,对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内容的检查。目的在于草其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时诊断和处理职业病,检出易感人群。属第二级防,是健康检和的重要内容。
2.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利用生产环境监测和健康检查资料,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职业有害因素的评价、职业病诊断、职业流行病学研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3.健康状况分析
对会地的健康监护资料,不仅是存档,更要及时整理、分析、评价和反馈,使之为职业卫生工作服务,为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的采取和评价提供依据。
四、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方法在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已形成职业医学与流行病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职业流行病学(occupational epidemiology)。
(一)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概念
职业流行病学是以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关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影响在人群、时间及空间的分布,分析接触与职业性损害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及预防措施的效果,以找出职业性损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制订和修订卫生标准、改善劳动条件和预防职业性病损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作用
1.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有无影响、影响的程度;识别和鉴定新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作用条件;估测接触人群的危险度。
2.研究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
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可以描述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工伤在人群、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并分析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相应的卫生措施,指导劳动卫生和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3.为制订、修订劳动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所的资料,结合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结果,阐明接触水平-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修订劳动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4.评价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质量及预防措施效果
通过某些预防措施实施前后的职业性病损发病情况的对比分析,评价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质量及预防措施效果。
(三)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
1.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
接触水平是通过职业环境中时空分布的实测结果分析计算出的平均值,是估算个体和群体接触剂量的依据。
2.工人健康状况
职工的健康资料包括门诊记录、职业病档案、既往史、家族史、生育史和个人嗜好等资料。
3.人口统计资料
(四)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设计要求
参照流行病学调查设计要求,主要包括调查目的、对照人群选择、明确疾病和接触的含义、科学实用的表格等方面。
(五)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类型
一横断面调查和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队列研究)为多用。
(六)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首先检查设计是否合理、方法数据是否可靠、统计处理是否得当,并结合实际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接触与某种损害是否有联系及联系是否为因果关系。
五、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体外测试系统,是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潜在作用的手段之一,常用于测试化学物的毒性和物理因素的致病作用等,以预测对人体的危害,为制订和修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包括动物实验和体外试验。
六、职业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
职业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是通过对工业毒理学测试、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的认定和评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它是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危险度评定的作用有:
(1)估测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健康损害的类型和特征;
(2)估计这些健康损害发生的概率;
(3)估算和推断它在多大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何种条件下可能造成损害;
(4)提出可接受浓度(强度)的建议;
(5)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的重点。
目前在于寻求社会可接受的危险度(sociality acceptable risk)水平,最大限度的减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不良作用;也为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制订安全接触限值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
危险度评定的内容包括:危害性鉴定、剂量—反应评定、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