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年轻者少见。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在某些欧美国家,其发病率已占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我国其发生率也明显上升。子宫内膜癌分为两型。Ⅰ型为雌激素依赖型,约占子宫内膜癌80%,主要为各种类型的腺癌;多发生在绝经前或围绝经期妇女。病理类型常伴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分期早、进展慢。Ⅱ型为非激素依赖型,占l0%,包括浆液性乳头样腺癌、透明细胞癌等。多发生在绝经后,伴有萎缩性内膜,分化差,侵袭性强。
一、分期(掌握)
1.临床分期(FIG0 1971)用于术前诊断或非手术者用(表17-3)。
表17-3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FIGO 1971)
Ⅰ期:癌局限于宫体
Ⅰa宫腔深度≤8cm
Ⅰb宫腔深度≥8cm
腺癌组织学分级·G1:高分化腺癌;
G2:中分化腺癌(有部分实质区域的腺癌);
G3:低分化腺癌(大部分或全部为未分化癌)。
Ⅱ期:病变累及子宫体及宫颈,局限于子宫,无子宫外病变。
Ⅲ期:癌扩散至子宫外,局限于盆腔内(阴道、宫旁组织可能受累,但未及膀胱、直肠)
Ⅳ期:癌播散于盆腔内,累及膀胱,直肠(粘膜明显受累),或有盆腔外转移。
Ⅳa 病变累及膀胱和/或肠粘膜
Ⅳb 远处转移
2.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 目前被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分期体系是FIG0于1988年10月推荐使用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系统,见表17-4。
表17-4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 1988)
Ⅰ期
Ⅰa(G1,2,3)病变局限于子宫内膜
Ⅰb(G1,2,3)病变浸润≤1/2肌层
Ⅰc(G1,2,3)病变浸润>1/2肌层
Ⅱ期
Ⅱa(G1,2,3)病变只浸润到宫颈腺体
Ⅱb(G1,2,3)病变浸润及宫颈间质
Ⅲ期
Ⅲa(G1,2,3)病变浸犯子宫浆腺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阳性
Ⅲb(G1,2,3)阴道转移
Ⅲc(G1,2,3)转移至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Ⅳ期
Ⅳa(G1,2,3)病变累及膀胱和/或肠粘膜
Ⅳb(G1,2,3)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外和/或腹股沟淋巴结
手术患者术后采用手术病理分期,原使用的分段刮宫的Ⅰ期、Ⅱ期不再使用;少数患者先选用放疗者,仍采用FIG0 1971临床分期,但应注明;肌层厚度应和癌浸润深度一并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