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返回首页

2012年医学高级职称评审复习资料(普通内科学)(3)

时间:2012-01-09 12:52来源:医学高级职称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常

【防治】
严密注意每日的出人水量,监测血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不适当的脱水、利尿、鼻饲高蛋白饮食等。已发生失水时,应依据失水的类型、程度和机体情况,决定补充液体量的种类、途径和速度。
(一)补液总量
应包括已丢失液体量及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两部分。
1.已丢失量 有四种计算方法,现结合病例简介如下。病例:男性患者,原体重60kg,失水后烦躁、心率加快,血清钠152mmol/L(正常142mmol/L)。现体重57.5kg,估计失水有多少?
(1)依据失水程度:该患者符合中度失水,失水相当于体重的4%~6%,即2400~3600ml。
(2)依据体重减少量:与原体重比较,该患者体重下降了2.5kg,故失水相当于2500ml。
(3)依据血钠浓度:有三种计算方法,适用于高渗性失水。
1)丢失量=正常体液总量-现有体液总量。正常体液总量=原体重×0.6。现有体液总量=正常血清钠÷实测血清钠×正常体液总量。上例中的丢失量=60×0.6—142÷152×60×0.6=2.4kg(2400m1)。
2)丢失量=(实测血清钠-正常血清钠)×现体重×0.6÷正常血清钠。上例中的丢失量=(152—142)×57.5×0.6÷142=2.43kg(2430m1)。
3)丢失量=现体重×K×(实测血清钠-正常血清钠)。公式中的系数K在男性为4,在女性为3。上例中的丢失量=57.5×4×(152—142)=2300ml。
(4)依据血细胞比容 适用于估计低渗性失水的失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补液量(m1)= ×体重(kg)×200
注:正常血细胞比容:男性=0.48,女性=0.42
2.继续丢失量 是指就诊后发生的继续丢失量,包括生理需要量(约1500 ml/d)及继续发生的病理丢失量(如大量出汗、肺呼出、呕吐等)。
以上的公式计算只能大概反映机体的失水量。I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二)补液种类
高渗、等渗和低渗性失水均有失钠和失水,仅程度不一,均需要补钠和补水。一般来说,高渗性失水补液中含钠液体约占1/3,等渗性失水补液中含钠液体约占1/2,低渗性失水补液中含钠液体约占2/3。
1.高渗性失水 补水为主,补钠为辅。经口、鼻饲者可直接补充水分,经静脉者可补充5%葡萄糖液、5%葡萄糖氯化钠液或0.9%氯化钠液。适当补充钾及碱性液。
2.等渗性失水 补充等渗溶液为主,首选0.9%氯化钠液,但长期使用可引起高氯性酸中毒。因为正常细胞外液的钠氯比值是7:5,下述配方更符合生理需要:0.9%氯化钠液1000ml+5%葡萄糖液500ml+5%碳酸氢钠液100ml。
3.低渗性失水 补充高渗液为主。宜将上述配方中的5%葡萄糖液500ml换成10%葡萄糖液250m1。此配方1000ml所含的Na+由133mmol增至158mmol,Cl-由96mmol增至113mmol,HCO3-由37.5mmol升至44mmol。必要时可再补充适量的3%~5%氯化钠液。补液量可按氯化钠1g含Na+17mmol折算。但补充高渗液不能过快,一般以血钠每小时升高0.5mmol/L为宜。补钠量可参照下述公式计算;①补钠量=(125mmol/L-实测血清钠)×0.6×体重(kg);②补钠量=(142mmol/L-实测血清钠)×0.2×体重(kg)。0.6×体重(kg)表示机体的体液总量,0.2×体重(kg)表示细胞外液量。一般先补给补钠量的1/3~1/2,复查生化指标,并重新评估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