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现代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指生物体能“识别异已”和“排斥异已物质”的一切免疫作用;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非自体”物质之间进行对立统一的原理、原因、作用和应用的科学。它包括免疫防护作用和免疫病理作用两方面,亦即是抗感染免疫与变态反应性两大范畴。1.抗感染免疫引起免疫防护反应:可消除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的传染侵害。2.变态反应导致免疫病理反应:可引起免疫性疾病及损害。
52简述现代免疫学检验的特点。
1.检测方法改进:科学家们把新的物理和化学手段引进了免疫学实验中。应用新的分离技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抗原和抗体,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出现,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免疫电泳、间接凝集、激光浊度测定、免疫转印法等实验技术的进步,使免疫检测的敏感性大大提高。2.标记技术建立: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和酶标免疫技术等三大免疫标记方法的建立,使抗体反应的敏感性产生了新的飞跃。近年发展的亲和素-生物素复合标记技术、化学发光和生物化学技术以及分子探针技术又使免疫检测的敏感性和实用性大有改进。3.实验领域扩展:现代方法则较前大为扩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细胞毒试验、溶血空斑形成试验、淋巴因子测定等一系列实验技术使得全面检测免疫系统及其功能成为可能。4.应用范围广阔:例如可用于传染病及变态反应病和自身免疫病等的实验诊断、器官移植中的组织配型、微量物质的测定、免疫状态评价等,在法医学、老年病学等诸多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53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活性。
1.结合抗原:抗体的最主要功能是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在体内导致免疫反应,产生生理和病理效应,在体外引起各种抗原抗体反应。2.激活补体:抗体(IgG3、IGg1、IGg2、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抗体变构,其重链恒定区上的补体结合点暴露,CIq逐与之结合,从而使补体各成份激活。3.亲细胞作用:巨唑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等表面都有有FC受体,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可与不同的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的后果,如变态反应等。4.调理作用:某些免疫球蛋白覆盖于颗粒性抗原表面,使其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5.膜传递作用:免疫球蛋白可通过上皮层传递,这对向胎儿传递抗体及向体表提供抗体具有重要意义。
54简述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
1.脱敏注射:采用小剂量、短间隔、连续多次注射变应原的方法,逐渐消耗体内已形成的IgE,以便可大量注射抗毒素血清而不致发病。2.减敏疗法:皮下多次,小剂量注射变应原后,循环中出现IgG封闭抗体,阻断变应原与IgE结合,可防止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复发。3.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其作用有:①抗炎作用;②稳定溶酶体;③减少淋巴细胞数量;④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4.阻止活性介质释放:如采用色甘酸二钠,阿司匹林和儿茶酚胺类药物等。5.对抗活性介质的作用,临床上常用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抗组织胺药物。
55何谓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病有哪些特征?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同时具有以下特征:1.患者血液中可测得高效价自身抗体和(或)自身组织成份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2.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作用于靶抗原所在组织、细胞造成相应组织器官的病理性损伤和功能障碍。动物实验中可复制出相似的病理模型,并能通过患者的血清或淋巴细胞使疾病被动转移。3.病情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4.除一些病因明了的继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随原发疾病的治愈而消退外,多数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病常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5.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56细胞因子在抗体产生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1.细胞因子的作用既无抗原特异性,也无组织相容性基因(MHC)限制性。当TH细胞受刺激活化后,它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就可作用于任何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或任何MHC单倍型的B细胞。2.在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细胞因子起作用。即B细胞的增殖期与分化期,或Ig的分泌期可有不同的细胞因子起作用。如IL-1可促进B细胞活化与增殖,IL-6可促进B细胞分化。此外,不同的细胞因子间的组合有的起拮抗作用,有的起协同作用,如IL-1与IL-2组合可起协同作用。3.细胞因子可作用于旁路B细胞使之活化。这些B细胞是非抗原特异性B细胞;它们存在于抗原刺激的特异B细胞周围,在抗原活化特异B细胞时,因产生细胞因子而被活化并产生非特异抗体。4.在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中,有些是由巨噬细胞或其它非T细胞(如粒细胞、肥大细胞等)所产生。
57什么叫癌基因、抗癌基因?
癌基因是指细胞内或病毒内存在的,能诱导正常细胞发生转化,使正常细胞获得一个或更多的新生物特性的基因。通常人们又根据癌基因的来源、特性等将其分为病毒癌基因、细胞癌基因及原癌基因。病毒癌基因是指病毒所携带的或病毒所含有的能使细胞转化的基因。细胞癌基因是指在正常细胞内存在的,与逆转录病毒癌基因具有同源序列,通常参与细胞生物、代谢的基因。原癌基因是指正常细胞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激活,参与细胞转化及肿瘤发生过程的基因。病毒癌基因又分为RNA病毒癌基因及DNA病毒癌基因,而细胞癌基因和原癌基因与RNA病毒癌基因密切相关。抗癌基因或癌阻遏基因是指正常细胞存在的,能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发生的基因,它们的丢失或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58何谓M蛋白?何谓重链病、轻链病?
M蛋白是单克隆性浆细胞或淋巴细胞大量增殖而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球蛋白,其本质为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轻链、重链等)。因常出现于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或恶性淋巴瘤病人的血和尿中,是由单克隆性抗体生成细胞产生,故称M蛋白。重链病为骨髓瘤的变型,患者血清中的M蛋白为不完全的免疫球蛋白,只有重链而无轻链,故名重链病,目前只发现γ、α和μ三种类型。轻链病也是骨髓瘤的一种特定类型,在患者血或尿中出现大量均一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及游离的κ或λ轻链,故命名为轻链病。
59简述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研究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
1.HLA与疾病:目前能确定的与HLA有关的疾病有50余种。有些HLA型别的人群往往与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相关,HLA与疾病关联的研究在于阐明疾病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根据HLA预测疾病及针对性预防疾病等方面均十分重要。2.HLA与器官移植:为降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程度和频度,移植前应对供、受者进行血型及组织配型,应尽量选择与受者HLA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供体移植物,以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时间。3.HLA与输血反应:多次输血的病人可发现有非红细胞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上表现发热、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荨麻疹等。这类病人血流中均可查到抗白细胞或抗血小板HLA抗原的抗体。因此对多次接受输血者应警惕输血反应的发生。4.HLA的鉴定:HLA在淋巴细胞膜上存在密度最大,因此HLA鉴定取材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主。
60简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概念及其研究的临床意义。
MHC是指某一种某一号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它编码的基因产物(HLA、H-2)位于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主要与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的调控、疾病的易感性有关。许多实验资料证实机体的很多免疫应答特性也是受MHC控制的。人类HLA系统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第8届国际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会议,确定HLA抗原有92个,分属于A、B、C、D和DR五个位点。研究MHC的临床意义有:1.疾病分类。2.疾病诊断。3.预测疾病发展趋势。4.疾病治疗。5.优生等。此外,HLA研究尚有移植配型、亲子鉴定、法医上的个人确定和人类学研究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