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2012年护士资格证重点辅导第十章 第5节 强迫症病人的护理

时间:2012-05-09 11:25来源:护士资格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第五节 强迫症病人的护理

  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病人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
  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病人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一、病因
  1.遗传 
  2.生化证据:提示
5-羟色胺(5-HT)系统功能增高与强迫症发病有关。
  3.解剖:可能与
选择性基底节功能失调有关。
  4.心理
  1)弗洛伊德学派认为由于防御机制不能处理好强迫性格形成的焦虑,于是产生强迫症状。
  2)强迫症状形成的心理机制包括:固执、退行、孤立、解除、反应形成以及对不容许的性和攻击冲动的置换。
这种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因此不为病人所觉察。
  
  二、临床表现
  强迫障碍的
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1.强迫思想一些字句、话语、观念或信念,反复进入病人意识领域,干扰了正常思维过程,但又无法摆脱。
  (1)强迫怀疑: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
  明知毫无必要,但又不能摆脱。
  (2)强迫性穷思竭虑:
  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寻根究底,反复思索,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没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
  (3)强迫联想:
  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语句。
  (4)强迫表象:
  头脑里反复出现生动的视觉体验(表象)、常具有令人厌恶的性质,无法摆脱。
  (5)强迫回忆:
  经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呈现,无法摆脱,感到苦恼。
  2.
强迫情绪
  对某些事物的担心或厌恶,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自己却无法摆脱。
  3.
强迫意向
  病人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病人明知这样做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但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
  4.强迫行为 
指反复出现的、刻板的仪式动作;病人明知不合理,但又不得不做。以强迫检查和强迫清洗最常见,常继发于强迫怀疑。
  (1)强迫检查:
  (2)强迫清洗:
  (3)强迫询问:是病人常常不相信自己,为了消除疑虑或穷思竭虑给病人带来的焦虑
  (4)强迫性仪式动作:
一些重复出现的动作
  他人看来是不合理的或荒谬可笑的
  (5)强迫性迟缓:可因仪式动作而行动迟缓;
这类病人往往并不感到焦虑。
  
  三、治疗原则
  (一)药物治疗
  1.
氯米帕明:对强迫症状和伴随的抑郁症状都有治疗作用。
  一般在达到治疗剂量23周后开始显现疗效。
  2.选择性5-HT重摄取阻滞剂:
  包括
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
  氯米帕明均属治疗强迫障碍的一线药物。
  (二)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对强迫障碍病人进行
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心理教育
  2.行为疗法 采用暴露疗法和反应防止法。
  暴露疗法:目的在于减轻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
  反应防止技术:目的在于减少仪式动作和强迫思维出现的频度。
  
  四、护理问题
  
1.焦虑
  2.睡眠障碍
  3.社交障碍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
  5.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6.部分自理能力缺陷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在病人了解、接受症状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让其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制订
  3.行为治疗:
以预防法、自我控制法、阳性强化法等行为治疗理论为指导,帮助病人减少和控制症状。
  4.做好安全护理:
密切观察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和安慰,保护病人和他人不受伤害。
  
  六、健康教育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