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以下四个概念。
一、分娩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直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二、足月产
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259~293日)间分娩,称为足月产。
三、早产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8日)间分娩,称为早产。
四、过期产
妊娠满42周及其后(294日及294日以上)分娩,称为过期产。
第一节 分娩动因
分娩发动的原因复杂,多认为由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子宫功能性改变
1.妊娠期阶段 子宫平滑肌处于平稳静息状态,子宫及宫颈保持稳定,缺乏缩宫素受体,对缩宫素无反应。95%的妊娠子宫保持此状态;5%子宫从静息状态被唤醒,有宫缩反应,而引起早产。
2.临产阶段 子宫静息状态结束,缩宫素受体增加;子宫肌细胞间隙连接增加;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子宫应激性增加,对缩宫素反应增强;宫颈软化、子宫下段形成。
3.分娩阶段 缩宫素受体大量增加,平滑肌对缩宫素敏感性增强;子宫规律性宫缩,宫颈扩张,胎儿娩出。
二、子宫功能性改变的生理变化
子宫由静息状态到静息状态失衡,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子宫肌细胞间隙连接增加。
2.子宫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
3.母体内分泌调节 分娩动因与母体内前列腺素(PGs)、雌激素、孕激素、缩宫素、内皮素、细胞因子等有关。
4.子宫下段形成、宫颈软化。
三、胎儿成熟后的内分泌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