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产后出血
本章考点:
一、定 义
二、病因、分类
一、定 义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和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出血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死亡首位原因。
二、病因及分类
按病因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4类。
1.宫缩乏力:宫缩乏力是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肌壁血窦而致的流血过多,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分娩过程中过多使用镇静剂、产程过长、产妇衰竭、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均可造成宫缩乏力。
2.软产道裂伤:宫缩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可致会阴、阴道裂伤。宫颈发生轻微裂伤较常见,出血较多的宫颈裂伤常发生在胎儿过快通过未开全的宫颈时。
3.胎盘因素:胎盘部分剥离、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胎膜残留,也是产后出血常见原因。
4.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宫内死胎滞留过久、重型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和羊水栓塞等,均可影响凝血或引起DIC,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出血多,不易止血。
例题:
1. 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
A.胎盘因素
B.子宫收缩乏力
C.软产道损伤
D.凝血功能障碍
E.全身性因素
[答疑编号500715080105: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