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一、概念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2.功血是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各部位内分泌的功能失常,导致异常的子宫出血。
3.功血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子宫出血,与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本身的各种器质性病变无关。
4.根据卵巢功能状态不同,功血可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占85%)和有排卵型功血。
(1)青春期功血和更年期功血一般多为无排卵型功血。
(2)有排卵型功血分为黄体功能不全功血、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第二节 有排卵型功血
一、分类:根据黄体功能异常情况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黄体功能不足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1)黄体功能不足:主要表现为月经前期少量阴道出血,月经周期可缩短或正常。有时月经周期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患者不易受孕或易孕早期流产。
排卵型功血患者虽然月经紊乱,但多尚有月经周期性,而无排卵性功血,则会有周期长短不同。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主要表现为:月经期延长和月经量增多,可长达8~10天,月经后持续少量出血,月经周期也可正常。因黄体功能不正常而不易妊娠或易流产。
第三节 闭经
一、病因及分类
1.闭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症状,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闭经两大类。
(1)青春期前、妊娠、哺乳期、绝经期后无月经来潮属生理性闭经。
(2)病理性闭经:可分为原发性闭经与继发性闭经两类。
原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指年龄超过l6岁、女性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未来潮,或年龄超过14岁尚无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者;多由于遗传学原因或生殖道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RKH综合征)等等。
继发性闭经:曾建立正常月经,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引起月经停止6个月及6个月以上者,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三个周期以上者称继发性闭经。
正常月经的建立和维持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卵巢功能正常以及靶器官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周期性反应,上述任何三个环节之一发生异常。就会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
2.根据闭经原因和发生部位,可分为:
(1)子宫性闭经:闭经的原因在子宫。此时月经调节功能可正常,第二性征发育也往往正常,但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不产生正常的反应,从而引起闭经。称为子宫反应衰竭。如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或无子宫、子宫内膜结核、内膜损伤、子宫内膜或子宫切除术后等。
原发性子宫性闭经的病因有
1)米勒氏管发育不全综合征。
2)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3)对抗性卵巢综合征。
4)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常见的为嗅觉缺失综合征。
5)高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常见的是特纳综合征(Turner综合征)。
(2)卵巢性闭经:闭经的原因在卵巢。因卵巢功能低下、性激素水平低落,子宫内膜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或萎缩而导致闭经。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卵巢功能早衰、双侧卵巢切除术后或由于某种原因卵巢组织已破坏等。
(3)垂体性闭经:主要病变在垂体。垂体前叶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可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继而影响卵巢功能而引起闭经。如原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前叶缺血坏死、引起席汉氏(Sheehan)综合征和垂体肿瘤导致闭经等。
(4)下丘脑性闭经:是最常见的一类闭经。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功能失调可影响垂体,进而影响卵巢引起闭经,其病因最复杂: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精神因素。全身性疾病、某些药物和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传递物或下丘脑功能障碍引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异常是下丘脑性闭经的特发性因素(原因)。
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一、概念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妇女从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渡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l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导致的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除自然绝经外,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毁坏,也可导致人工绝经。也可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与内啡肽水平变化有关。精神因素及维生素不足与其发病相关。
第五节 痛经
一、概念
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为痛经。
二、分类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痛经,后者系指由于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