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常见实质性脏器损伤
本节考点:
1.脾破裂
2.肝破裂
一、脾破裂
脾是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发生率几乎占各种腹部损伤的20%~40%。
已有病理改变(门脉高压症、血吸虫病、疟疾、淋巴瘤等)的脾更易受损破裂。根据脾破裂部位及范围可分为:中央型破裂(在脾实质深部)、被膜下破裂(在脾实质周边部)和真性破裂(破损累及被膜)。以真性破裂多见,约占85%。破裂部位较多见于脾上极及膈面,出血量较大。特别是邻近脾门者,有撕裂脾蒂的可能,一旦发生,病人可迅速发生出血性休克,甚至未及抢救而死亡。脾被膜下和实质内破裂者,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可形成血肿,临床因无明显内出血征象而不易被发现。有些血肿可自行吸收;但有些血肿,尤其是被膜下血肿在某些微弱外力的作用下,可突然转为真性破裂,导致诊治措手不及的严重后果。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和出血性休克。血性腹膜炎所致的腹膜刺激征多不明显。B超检查是首选方法。
(二)治疗原则
无休克或容易纠正的一过性休克,影像学检查证实损伤比较局限、表浅,无其他腹腔脏器合并伤者,可在严密观察血压、脉搏、腹部体征、血细胞比容及影像学变化的条件下行非手术治疗。观察中如发现继续出血或发现有其他脏器损伤,应紧急手术处理。可根据病情,采用生物胶粘合止血、物理凝固止血、单纯缝合修补、脾破裂捆扎、脾切除术等方法。近年来,基于对脾脏在免疫防御中作用的认识,在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第二”的原则下,尽量保留脾的原则(尤其是儿童)已被多数外科医生接受。
二、肝破裂
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右肝破裂较左肝破裂多见。肝破裂的致伤因素和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都与脾破裂极为相似。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和出血性休克。但肝破裂后可能有胆汁进入腹腔,因此,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常较脾破裂者更为明显。肝破裂后,血液有时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病人出现黑便或呕血。B超检查是首选方法。
(二)治疗原则
肝破裂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是彻底清创、止血,消除胆汁溢漏和建立通畅的引流。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与脾破裂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