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返回首页

2012年神经外科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8)正常脑脊液

时间:2012-04-02 11:23来源:医学高级职称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正常脑脊液(CSF)为无色透明液体,密度为1.007,PH值约为7.33-7.35。80%的脑脊液由双侧侧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其中,双侧侧脑室所产生的脑脊液占此部分的95%),其余主要在脑组织间质间隙内产生1,也有少部分脑脊液由脑室的室管膜内膜产生。椎管内脑脊液主要在神经根袖套部的硬脊膜处产生。表7-1显示脑脊液的产生、容积和压力。

表7-1 正常脑脊液的产生、量及压力


项目

―――――――儿童―――――――

成人

新生儿

1-10

总量(ml)

5

 

150(50%颅内,50%椎管)

产生速度

25ml/d

 

约0.3-0.35ml/分(约450-750ml/天)

压力※(cmH2o)

9-12

平均10
正常<11

成人:7-15(>18为异常)
青年<18-20

※ 侧卧位腰穿测压
产生速度:
成人,脑脊液产生速度为0.3ml/分(见表7-1),约450ml/24小时,这就是说脑脊液一天约更换3次。产生速度与颅内压无关2(颅内压增高致使脑血流减少时除外)。

吸收

脑脊液主要靠突入硬脑膜静脉窦的蛛网膜绒毛吸收,其他吸收部位包括脉络丛和淋巴管。吸收的速度与颅内压有关4。
7.2 脑脊液的成分
脑室内脑脊液的成分与腰椎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略有差异,前者是脑脊液产生的主要部位。

细胞成分
正常成人脑脊液: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0-5/mm3,无多形核白细胞(PMNS)或红细胞。没有红细胞时,白细胞5-10/mm3为可疑,>10/mm3则为异常。

损伤性穿刺
脑脊液白细胞增多与损伤性穿刺所致白细胞增多的鉴别
由于穿刺损伤致脑脊液中出现多量白细胞和红细胞时,应弄清白细胞升高比例是否高于红细胞或白细胞∶红细胞是否与周围血中白红细胞比例相同。非贫血病人,白细胞∶红细胞约为1-2∶1000(校正值5(P176):每1个白细胞对应700个红细胞)。贫血或周围血白细胞升高病人用Fishman公式方程7-1估计损伤性穿刺前脑脊液内的初始白细胞数目:
WBCCSF初始=WBCCSF-WBCblood×RBCCSF/RBCblood    方程7-1
这里WBCCSF初始=损伤性穿刺(TT)前脑脊液的白细胞数,WBCCSF和RBCCSF=TT后脑脊液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WBCblood和RBCblood =周围血白细胞、红细胞计数/mm3.

估计损伤性穿刺后脑脊液的总蛋白含量
如果血象及周围血蛋白正常,则在同一管中做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测定,其校正值为5(p176):
每1000/mm3个红细胞的蛋白含量为1mg/100ml.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损伤性穿刺鉴别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表现见757页,表7-2中的一些特点有助于鉴别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损伤性穿刺.

表 7-2 损伤性穿刺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特点


项目

损伤性穿刺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红细胞计数(外观血性)

随着脑脊液流出而下降(第
一管与最后一管相比)

常>100,000/mm3,随着脑脊液
流出改变轻微

白细胞∶红细胞比率

与周围血相似(见上,TT所
致的白细胞增多)

常为白细胞增加

上清液

清亮

黄变※,2小时内黄变者很少,
70%为6小时,90%为12小时
变黄

凝固性

红细胞>200,000/mm3时常
凝固

常不凝

蛋白浓度

新鲜出血脑脊液蛋白浓度,
红细胞每增加1000,蛋白升
高1mg

因血细胞破坏,升高幅度高于
TT(测得值为正常蛋白+1
mg/1000个红细胞

高一节段重新腰穿

常清亮

仍有血

开放压力

多正常

常升高

※ 注意:其他能致脑脊液黄变的情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