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的类型
1.脑室腹腔分流:
A. 现在最常用的分流手术
B. 多用于侧脑室
2.脑室心房分流(血管分流):
A. 脑室分流经颈静脉,至上腔静脉。因其脑室分流至血循环时导管尖端位于右心房,故称为脑室心房分流。
B. 有腹部疾病时(腹部大手术、腹膜炎、病态肥胖、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儿可能无法耐受手术)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C. 由于脑室心房分流管较短,会导致远端压力较低,虹吸作用比脑室腹腔分流术弱。
3.Torkildsen分流:
A. 由脑室向脑池分流
B. 很少使用
C. 只对获得性梗阻性脑积水有作用,而先天性脑积水病人通常无发育良好的蛛网膜下腔脑脊液通路。
4.其他分流:各种引流远端选择曾被使用,现在仍用于病情不能进行常规分流的病人(如腹膜炎时无法使用脑室腹腔的分流,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时无法进行脑室心房分流):
A. 胸膜腔(脑室胸膜腔分流):不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如腹腔分流不能进行时也可使用33。症状性胸腔积液可能导致需移动分流管远端。所以只用于超过7岁的病人。
B. 胆囊
C. 输尿管或膀胱:由尿液排泄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
5.腰穿腹腔分流:
A. 只用于交通性脑积水:原发性假性脑瘤或有脑脊液漏34,脑室小时也可使用
B. 大于2岁的病人,推荐使用经皮Touhy针
6.囊肿或硬膜下分流:从蛛网膜下腔囊肿或硬膜下水囊瘤向腹腔分流
各种分流手术的缺点和并发症
1.任何分流手术都可能发生的问题:
A.分流管阻塞:分流手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
近端阻塞:脑室端(最常见)
活瓣装置
远端:报告发生率为12-34%35,脑室腹腔分流术时为腹腔端阻塞(见下文),脑室心房分流术时为心房端。
B.连接部位或其他位置断裂
C.感染
D.经皮肤的侵蚀,常只发生于虚弱的病人(特别是早产儿,头颅大、因脑积水造成头皮菲薄,因头颅狭长而常侧卧)。也可能提示硅过敏(见下文)。
E.癫痫(仅发生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置管后1年内发生率约为5.5%,三年后降为约1.1%36(注意:这不表明分流手术是所有这些癫痫的原因)。额部分流后癫痫发生率较顶枕部高。
F.作为一些神经系统肿瘤向颅外转移的通道(如髓母细胞瘤),可能发生率较低37。
G.硅过敏38:少见(如果发生)。可与感染相似引起皮肤破溃、霉菌样肉芽肿。开始脑脊液无菌但以后可发生感染。此时需有不含硅的导管(如聚亚安酯)。
2.脑室腹腔分流
A. 腹股沟疝的发生率为17%(许多分流管在腹膜鞘突未闭时就已放置)39
B. 身高增长而须延长分流管:用长分流管可避免换管(见第616页)。
C. 腹腔端阻塞:
分流管远端如为狭长开口时(狭长瓣)时发生率较高,网膜或分流管中的碎片可阻塞分流管35
腹腔囊肿(或假性囊肿)40:通常伴有感染、也可由于手术中手套滑石粉反应引起。鉴别因过度膨胀的膀胱破裂后导致的腹腔积尿(例如神经源性膀胱引起)和腹腔脑脊液积液一般没有必要。积液可经皮下抽吸,检测尿素氮和肌苷(脑脊液中没有)
严重腹腔粘连:减少脑脊液吸收面积
分流管端位置不当
手术时放置不当:位于腹壁脂肪内
分流管随着身高增长可能被拔出腹腔
D. 分流管感染引起腹膜炎
E. 鞘膜积液
F. 脑脊液性腹水
G. 管端移动
进入阴囊41
内脏器官穿孔42:胃43、膀胱等,多见于老式弹簧加强(Raimondi)的分流管
穿过隔肌44
H. 肠梗阻(不同于穿孔):少见
I. 肠扭转45
J. 肠绞窄:仅发生于想取出分流管而用力向头端拔出分流管时,分流管断裂后腹腔残留一段(此时需开腹探查)
K. 分流过度:多见于脑室心房分流,有人建议对交通性脑积水改行腰穿分流(见188页)
3.脑室心房分流:
A. 生长期儿童分流管长度需不断增加
B. 感染及败血症发生率高。
C. 如控流瓣功能失常可能导致血液返流到脑室(少见)
D. 分流管栓子
E. 心血管并发症:穿孔、血栓性静脉炎、肺动脉微栓子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47(发生率约0.3%)
4.腰穿分流:
A.如有可能,不应用于生长期儿童,除非脑室分流无法进行(如由于裂隙状脑室),因为:
14%儿童椎板切除术导致脊柱侧弯48
高达70%的病人有进行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危险(Chiari I畸形)
B.分流过度发生时很难控制(一种特殊的水平-垂直控流瓣可增加直立时的阻力,见下文)
C.需更改或检查通畅程度时近端手术较困难(见第617页腰穿分流评价)
D.腰神经根激惹(神经根病)
E.脑脊液沿分流管周外渗
F.压力调节较困难
G.过度分流可导致双侧第6、7颅神经功能障碍
H.蛛网膜炎和粘连的发生率高
其他分流器材
1. 肿瘤过滤器:用于防止肿瘤经脑脊液转移在腹腔或血管种植(如髓母细胞瘤52、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室管膜瘤);最终将被肿瘤细胞阻塞而需更换,对其进行放射可杀死肿瘤细胞。经分流转移的可能性较低37。
2. 防虹吸装置:防止病人直立时发生虹吸
3. 水平-垂直控流瓣(H-V瓣):用于腰穿分流增加病人直立时的阻力防止过度分流(见184页)
4. “Sophy”瓣:可在体外编程调控的压力可调节瓣
5. 开关装置:在体外调控分流管的开关(如Portnoy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