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外科学教学精品课程 第十三章 外科与免疫(3)

时间:2009-12-01 15:40来源: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二、病毒感染免疫
病毒是一种结构复杂、能够复制的免疫原,它可刺激机体发生细胞、体液免疫应答。病毒感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宿主的免疫反应能将病毒从机体内清除的感染;另一类是虽有宿主免疫应答的发生,但病毒持续存在的感染。这种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一) 病毒感染免疫总的特征
1.病毒直接损害靶细胞:病毒损害靶细胞的方式因病毒种类不同而异,包括杀细胞效应、细胞膜改变、宿主细胞转化及病毒抗原改变。
2.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导致自身细胞损伤: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循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损伤。
3.机体抗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包括黏膜免疫及一些细胞因子介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介导的特异性免疫。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主要免疫学特征
1.HIV可感染CD4+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朗格罕细胞。
2.HIV感染耗竭CD4+T淋巴细胞,引起全身性、渐进性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3.引起多克隆的B淋巴细胞活化,伴随免疫球蛋白升高。
4.尽管机体对病毒能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应答,但疾病仍不断进展。
(三)HIV感染的免疫系统表现
1.CD4淋巴细胞的耗竭 HIV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表现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缺陷,表现为CD4+T细胞数量和功能下降,CD4:CD8的比值倒置。
2.T细胞增殖反应 HIV感染后其CD4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和破伤风毒素的正常增殖反应受到损害。其原因可能是T细胞对抗原应答要求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分子与MHC-II类分子的相互作用,而HIV包膜糖蛋白(gp120)与CD4分子结合后干扰CD4分子与MHC-II类分子的相互作用。
3.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应答 HIV感染的细胞是多种细胞毒细胞,处于晚期感染阶段的病人虽然有细胞毒T淋巴细胞(CD4或CD8)的应答反应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但杀伤活性明显降低。
4.B细胞应答 HIV感染者可有高γ球蛋白血症,可产生抗红细胞、血小板、核蛋白等的自身抗体及低滴度的针对HIV包膜和核心蛋白的中和抗体等。
5.单核吞噬系统应答 HIV感染者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杀伤微生物功能、抗原递呈能力和趋化能力都受到中等程度的受损。
6.其他免疫系统反应 HIV感染晚期迟发性超敏反应缺失或减弱,IL-2、γ-IFN等淋巴因子产生减少,IL-2受体表达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增高等。
三、真菌感染免疫
真菌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大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器官移植、透析疗法以及放射治疗等技术的广泛开展,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从而使真菌感染免疫日益受到重视。在外科疾病中最常发生机会致病性真菌病。肺孢子虫病常发生在AIDS病人。
(一) 常见机会致病性真菌病的主要免疫学特征
1.念珠菌病(candidiasis)的主要免疫学特征 感染源常常是机体正常菌丛,紧密的粘膜屏障构成了机体主要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吞噬细胞除了依靠细胞外黏附作用攻击菌丝外并可吞噬酵母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病人易发生血源性传播以及细胞免疫缺陷者易患侵入性粘膜疾病,AIDS病人本病的主要特征是鹅口疮、霉菌性食管炎、霉菌性阴道炎。粘膜皮肤的慢性念珠菌病是免疫缺陷者的特殊症状。
2.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的主要免疫学特征 隐球菌在肺中生长后获得荚膜,隐球菌带荚膜后可逃避吞噬,荚膜多糖可激活抑制性T细胞,削弱宿主防御机能。本病在细胞免疫缺陷如AIDS病人中较为常见。荚膜多糖的检测有助于诊断。
(二)肺孢子虫病(pneumocystosis)的主要免疫学特征
感染主要发生在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或伴有严重低蛋白血症、钙营养不良的儿童。病变主要在肺泡和肺间质,肺外感染罕见。肺孢子虫病是诊断AIDS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感染免疫在外科中的地位
外科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甚至已经认为其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器官移植的预后都有密切关系。机体一旦出现感染就会产生免疫应答,感染免疫的不同结局影响外科的治疗决策。同时,绝大多数外科的诊断和治疗都涉及到免疫学技术并对机体免疫产生影响。许多外科危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逐渐提倡包括免疫干预的外科综合治疗。免疫学知识是对外科治疗的重要补充,掌握机体抵御感染的免疫学知识对于合理运用手术及其它治疗原则来治疗感染是必要的。
(一) 外科感染免疫的结局
1.当机体的免疫力占优势时,感染便局限化,有的自行吸收或形成脓肿。
2.当机体的免疫力与致病微生物的毒力处于相持状态时,感染病灶被局限,随后形成溃疡、瘘管、窦道或硬结,进而被纤维组织包围,不易愈合。当免疫力下降时,感染重新发作。
3.在致病微生物的毒力超过机体免疫力时,感染不能局限,迅速向全身扩散,导致全身性感染。同时,激发机体广泛的剧烈的免疫反应。
(二) 外科感染的免疫学防治
借助主动或被动免疫可预防某些外科感染。如应用破伤风类毒素通过主动免疫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用破伤风抗毒素通过被动免疫中和相应外毒素。外科感染的免疫治疗方面虽起步较早,但直到分子免疫学快速发展的今天才有所进展。如自身菌苗用于治疗反复发作的、抗菌素治疗无效的化脓性感染;参与炎症发生发展的细胞因子如TNF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以及抗粘附分子或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抑制白细胞在感染灶中过度聚集,减轻炎症反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视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