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初级护师考试网上辅导(儿科护理学)讲义 第五章(2)

时间:2012-05-17 16:17来源:初级护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卫生资格考试吧精心整理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考点知识,请考生注意,红色字体为重点记忆内容。

第二节 口腔炎

  本节考点: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一、病因
  口腔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若病变局限于舌、牙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牙龈炎、口角炎等。婴幼儿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涎腺分泌少,口腔黏膜较干燥,利于微生物的繁殖,易患口腔炎。
常见的口腔炎有疱疹性口腔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溃疡性口腔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感染)。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目前细菌性口腔炎已很少见,疱疹性及真菌性口腔炎较常见。不注意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导致口腔炎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一)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全年可发病无季节性,13岁小儿多见,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小流行。从患儿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可分离出疱疹病毒。局部表现为口腔黏膜(牙龈、舌、唇、颊黏膜,有时累及上腭及咽部)早期呈散在或成簇的小水疱,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溃疡面覆盖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绕以红晕。几个小溃疡可融合成较大的溃疡。全身表现有拒食、流涎、哭闹、烦躁、发热(低热或高热3840℃)、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长,发热可持续57天,溃疡1014天愈合。注意和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不累及牙龈和颊黏膜,淋巴结不肿大。
  (二)溃疡性口腔炎
  
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抵抗力下降时,口腔不洁有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局部表现为初起时口腔黏膜(各部位都可发生)充血、水肿,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面或浅溃疡,散在或融合成片,表面有纤维性炎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易拭去,但遗留溢血的创面。全身表现为患儿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颌下淋巴结肿大。
  (三)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患儿,使用不洁奶具或出生时经产道均可感染。局部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初呈点状或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宜擦去,周围无炎症反应,强行拭去可见充血性创面。患处不痛,不流涎。轻者无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累及消化道或呼吸道,引起真菌性肠炎或真菌性肺炎。
  
  三、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 清洗口腔及局部涂药(针对病原体选药),对疼痛较重影响进食者可在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
  2.控制感染 严重者全身用药,但鹅口疮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可口服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生长。
  3.注意水分及营养的补充。
  
  四、护理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 鼓励患儿多饮水以清洁口腔。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O.1%依沙吖啶(利凡诺尔)溶液(含漱)清洗溃疡面,清除分泌物和腐败组织,减少继续感染。
鹅口疮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以饭后1小时清洗为宜。
  2.局部涂药 根据医嘱局部涂药,
鹅口疮局部涂抹1020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合液;疱疹性口腔炎局部可涂疱疹净(碘苷),亦可涂西瓜霜、锡类散、冰硼散等;溃疡性口腔炎局部涂2.5%5%金霉素鱼肝油,每日23次,也可涂冰硼散、锡类散或西瓜霜粉剂等。伴口唇干裂者可涂液状石蜡或抗生素软膏。涂药前应先清洗口腔,然后将纱布或干棉球垫于颊黏膜腮腺管口或舌系带两侧以隔断唾液;干棉球蘸干溃疡表面后再涂药,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0分钟再去除棉球或纱布,并嘱患儿勿立即漱口、饮水或进食。
  3.防止继发感染及交互感染 护理人员为患儿护理口腔前后要洗手,患儿的食具、玩具、毛巾等都要及时消毒,鹅口疮患儿使用过的奶瓶、水瓶及奶头应放于5%碳酸氢钠溶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再煮沸消毒。哺乳妇女的内衣要每天更换并清洗,疱疹性口腔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注意隔离,以防传染。
  4.饮食护理 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
避免酸、成、辣、热、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在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时,动作一定要轻、快、准,以免使患儿疼痛加重。对疼痛较重者可按医嘱在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
  5.健康指导 向家长介绍口腔炎发生的病因及预防要点。解释勤喂温开水的意义,指导清洁口腔的操作方法及要点,避免擦拭口腔。嘱年长儿进食后漱口。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吮指,正确刷牙,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指导家长对食具、玩具进行清洁消毒,教育哺乳妇女勤换内衣,喂奶前后应清洗乳头。解释流涎是患儿对疼痛的一种反应,对清洁口腔有一定作用,应注意保持口腔周围皮肤的干燥,防止出现皮肤湿疹及糜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