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本节考点:
(1)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
(3)治疗和护理要点
急性肾衰竭(ARF)是指某些原因造成的使肾脏泌尿功能急剧下降,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水分和电解质不能正常排出,发生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和氮质血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后期的多尿。
(一)病因病理
急性肾衰竭是由不同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根据发生肾衰竭的原因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肾前型 各种引起肾血流量减少的疾病,如休克、严重脱水、心脏功能不全、大出血等均可造成循环衰竭继之影响肾血流量,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实际上在肾衰竭发生之前肾脏并没有原发性损害,对于这种肾衰竭应针对病因治疗,及时补充血容量,增加肾血管灌注量,才能使肾衰竭症状缓解,否则此型加重可转变为肾损害型。
2.肾型 由于肾脏本身的疾患,引起广泛性肾损害而导致肾衰竭的均列为肾型。最常见的原因为挤压伤,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引起肾小阻塞及坏死;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缺血、肾中毒,如肾脏炎症坏死、重金属、抗生素、化学制剂、蛇咬伤等直接损害肾脏。
3.肾后型 与肾前型相似,本型初期也无原发性肾损害,主要是由肾至尿道发生病变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尿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最常见于双肾结石、双侧肾盂输尿管梗阻、后尿道瓣膜、外伤狭窄、肿瘤及炎症等。本型如能早期解除梗阻,肾功能容易恢复。但如梗阻时间过长,导致继发性肾损害,最终过渡到肾型则预后不佳。
(二)临床表现
肾衰竭的主要表现是排尿异常和主要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以及内环境的紊乱。根据其病程发展可分为以下三期:
1.少尿或无尿期 成人24小时总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不足100ml为无尿。一般可持续7~14天,平均5~6日,最长达1个月以上。
临床出现少尿或无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阻塞及原尿液从坏死的肾小管漏回至肾间质等引起,此时尿少而比重低,一般在1.010~1.014之间,尿中常含有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等成分。主要表现为:
(1)高钾血症:是本期最主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也是引起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肾脏不能排钾,使钾在体内潴留,各种创伤因素破坏组织细胞,使大量钾离子从细胞内转至细胞外,血清钾急骤升高,可达6~6.5mmol/L时,临床上即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电图示T波尖而高,QRS间期延长,P波降低等改变,血钾继续升高,随时可发生心脏骤停而死亡。
(2)水潴留导致水中毒:肾脏排尿少或不排尿,水分在体内潴留,稀释细胞外液,使钠降低,水分继之渗入组织细胞内,引起细胞水肿。最常见的是肺水肿和脑水肿,前者发生呼吸困难,肺内大量水泡音甚至有大量血沫状痰液;后者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昏迷甚至脑疝,突然出现呼吸停止而死亡。水中毒是肾衰竭早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3)代谢性酸中毒及其他电解质紊乱:肾衰竭后,排酸功能降低或停止,体内酸性物质堆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临床出现恶心、呕吐、脉搏细微、呼气中略带酮味,严重时昏迷,继之可发生休克。化验检查CO2CP下降。血液中其他电解质变化常见为血镁升高、低血钙、高血磷等,可出现嗜睡及神经肌肉症状。
小结:高镁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4)尿毒症:肾衰竭的直接后果是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堆积,血中尿素氮、肌酐上升。临床上出现头痛、呕吐、烦躁、意识障碍或昏迷抽搐等症状,称为尿毒症。尿毒症持续时间长时预后不佳。
(5)出血倾向:由于血小板质量下降、多种凝血因子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出血倾向。常有皮下、口腔黏膜、牙龈及胃肠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更加速血钾和尿素氮的升高。有时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多尿期 多尿期常表示急性肾衰竭向好转的方向发展,如每日尿量超过400ml,则表示进入多尿期,最多可达3000ml以上,有时会高达5000~7000ml。此期虽然尿量多,但肾功能仍未能恢复,氮质血症仍持续存在。多尿期后期,可因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排出而出现脱水及低血钾、低血钠症。一般持续时间1~2周。此期病人体重减轻、营养失调、内环境紊乱、抵抗力低下,容易继发感染。
3.恢复期 多尿期之后,血肌酐及尿素氮逐渐下降,待尿素氮处于稳定后即进入恢复期,但要恢复正常还需要较长时期,部分病人较长时间不能恢复而转入慢性肾衰竭。
(三)治疗和护理要点
1.少尿期或无尿期
(1)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2)严格限制入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包括尿液、粪便、汗液、引流液等。补液原则是“量出为入,宁少勿多”。每日补充液量=显性失水+隐性失水-内生水。理想控制标准是每日减轻体重O.5kg,血钠维持在130mmol/L,中心静脉压基本正常,无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3)肾功能监测:
1)留置尿管,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尿比重。
2)监测肾功能各项指标:尿素值下降、尿钠上升、尿渗透压下降,血尿素氮、肌酐等上升。
3)监测血清电解质含量,分析电解质失衡情况。
(4)控制饮食:在少尿期3天以内,机体分解代谢亢进,代谢产物在血内迅速增加,故不宜摄入蛋白质,严禁含钾食物,不输库存血,待少尿期3~4天之后,组织分解代谢减慢,可适当摄入少量蛋白质,如此期病人进行透析治疗,可适当补充蛋白,但仍应严格禁止输入钾或摄入含钾的食物或药物等。
(5)调整电解质平衡,纠正高血钾及酸中毒:
1)高钾血症: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应密切观察。禁用含钾食物及含钾药物,不输库存血。密切注意血钾情况,如血钾超过5.5mmol/L,应及时处理。
2)血钠降低:限制水的摄入,如出现水中毒时补充高渗盐水,同时监测血钠水平,给予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溶液。
3)酸中毒:纠正酸中毒的方法包括输入足够热量,监测CO2CP及血pH,如血pH低于7.25或CO2CP低于13mmol/L时,应补充碱性药物。
(6)预防感染:急性肾衰竭病人除原有感染外,可继发肺部、泌尿系感染,全身及伤口感染,感染会促进组织细胞分解,加重肾衰竭程度,故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作好呼吸道护理及尿管护理。
(7)透析方法:常用透析方法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透析治疗时应注意无菌操作,病人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深呼吸和咳嗽,多翻身,雾化吸入,防止肺部并发症。准确记录排出量及输入量,如遇排出不畅,应及时采取措施。
(8)血液滤过:
1)原理:主要装置为一个小型中空纤维滤器,利用人体动静脉之间的压力差,血液通过滤器在滤器纤维腔内流动,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及人体的部分代谢产物经滤膜滤出。因血液中有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滤出,因此要补充同血液电解质相似的液体。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时要求血流量在100ml/min左右。选择股动脉穿刺后留置导管针作为动脉连接,静脉可选择合适的其他部位连接。
2)优点:①设备简单,膜材料生物相容性好,适用于急性肾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等危重病的抢救;②有效地控制出入量,体液和化学成分相对稳定;③脱水方式为细胞内脱水,细胞内、外渗量相等,对循环影响不大;④如超滤量维持在8ml/min,血中尿素氮、肌酐可维持在稳定水平。
3)护理要点:①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总结每小时出入量,量出为入,监测电解质,调整每小时的置换液量。②监测凝血时间,调整肝素用量,避免出现凝血。当病人血压低、血液黏稠度高、肝素用量小时易发生凝血。主要表现为滤过液减少、血路色暗、温度下降、管内分层等。③动静脉管道的护理:保持管道通畅,避免打折及阻塞,注意三通的位置正确。④预防感染:置管处每日换药,各项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2.多尿期
(1)记出入量,合理补液:多尿期主要是排出体内潴留液体,但此期也要补充生理需要量,初期补液是补充排出水分的1/2或1/3。
(2)密切监测血钾、血钠的浓度,防止因大量利尿造成电解质失衡。
(3)预防感染发生:此期机体抵抗力极低,一旦出现感染会加重病情,应高度重视,必要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4)给予营养支持,以增加抗病能力。
3.恢复期 此期时间较长,可能病人已离院康复,应指导病人饮食治疗,摄入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高蛋白饮食,避免与各种有害肾脏的物质接触,特别提醒病人防止疲劳和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