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初级护师考试(外科护理学)讲义 第三十一章(3)胆石症和胆道感染

时间:2012-08-10 15:25来源:初级护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第三节 胆石症和胆道感染

  本节考点:
  1.概述
  2.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
  3.胆管结石及胆管炎
  4.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一、概述
  胆石病指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高于胆管结石。胆固醇结石多于胆色素结石。女性发病高于男性。胆石按所含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三类: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按结石所在的部位可分为三种;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固醇结石主要发生于胆囊内,胆色素结石主要发生在胆管内,且常与胆道感染有关。

  二、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
  胆道疾病在临床上以胆石症、胆道感染及胆道蛔虫病最为常见。急性梗阻性化脓性 胆管炎最为严重,而且死亡率较高。胆道感染可引起胆石症,胆石症也可导致胆道梗阻而诱发感染。
  (一)病因病理
  急性胆囊炎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①胆囊管梗阻,80%由胆囊结石引起,其他如蛔虫或胆囊管扭曲等;②致病菌入侵,可经胆道逆行或血循环入侵;③创伤和化学刺激,如较大的手术、胰液反流入胆囊等。
  (二)临床表现
  1.症状:急性胆囊炎的发作,有较典型的过程:起病常在饱餐、进油腻食物后,或在夜间发作。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伴恶心呕吐、厌食等,病情重的还会有畏寒和发热;部分病人可有轻度黄疸。
  2.体征:右上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而有触痛的胆囊。
  (三)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B超检查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大部分病人可见到胆囊结石影像。
  (四)治疗原则
  胆囊结石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手术时机最好在急性发作后缓解期为宜。对于无症状的静止胆囊结石,一般认为可不施行手术切除胆囊。
  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在电视腹腔镜窥视下,利用特殊器械,通过腹壁小切口在腹腔内施行胆囊切除术。不用剖腹,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且较安全的新方法。适应证同一般的胆囊切除术,如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如
伴有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腹腔内感染,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肥胖病人等则为LC的禁忌证或者相对禁忌证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病情观察:若出现生命体征改变,如体温明显增高、呼吸急促、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及意识障碍等,应警惕感染性休克;若腹痛加重,伴腹膜刺激征,出现黄疸或黄疸加深,提示感染严重;动态监测血常规及有关生化指标,也有助于病情判断。
  3.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有腹膜炎者宜取半卧位。
  4.解痉止痛:给阿托品、硝酸甘油等;
禁用吗啡,因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收缩,增加胆道内压力
  5.改善凝血机制
  6.饮食与输液
  7.抗感染

  三、胆管结石及胆管炎
  (一)病因病理
  胆管结石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胆管结石。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称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其形成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有密切关系;以胆色素结石或混合性结石为主。胆管内结石来自于胆囊者,称为继发性胆管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见。
  1.肝外胆管结石:多位于胆总管下端,其病理改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胆管梗阻
  2)继发性感染
  3)肝细胞损伤
  4)胆源性胰腺炎
  2.肝内胆管结石:可局限于一叶肝内胆管,也可广泛分布于两叶,以肝左叶居多。肝内胆管结石者多合并肝外胆管结石,除具备肝外胆管结石的病理改变外,还可具有肝内胆管狭窄、胆管炎或肝胆管癌的病理变化。
  (二)临床表现
  病人常伴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呃逆、暖气等。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致典型的胆管炎症状:急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称为Charcot三联征。
  1.腹痛:位于剑突下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刀割样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2.寒战、高热:于剧烈腹痛后,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弛张热。系梗阻胆管继发感染后,脓性胆汁和细菌逆流随肝静脉扩散所致。
  3.黄疸:结石堵塞胆管后,胆红素逆流入血,病人出现黄疸。由于黄疸的程度与梗阻的程度、是否继发感染及阻塞的解释是否松动有关,故临床上,黄疸多呈间歇性和波动性变化。
  4.单纯性肝内胆管结石:可无症状或有肝区和患侧胸背部持续性胀痛,合并感染时除有Charcot三联症外,还易并发胆源性肝脓肿;感染反复发作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甚至并发肝胆管癌。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肝细胞损害时,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粪中尿胆原减少。
  2.B超检查:可显示胆管内有结石影,近段扩张。
  3.其他检查:必要时可行PTC.ERCP检查,了解结石的部位、数量、大小和胆管梗阻的部位等。
  (四)治疗原则
  1.急诊手术适应证:积极消炎利胆治疗1~2天后病情仍恶化,黄疸加深,胆囊肿大,明显压痛,出现腹膜刺激征或出现Reynolds五联征者应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及引流术。
  2.择期手术:适用于慢性病人。
  (1)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
  (2)奥狄氏括约肌成形术
  (3)肝胆管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
  (4)肝叶切除
  (5)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五)护理措施
  (1)观察并发症:
  1)术后胆道出血:可表现为T型管内引出鲜血、呕血或黑便。
  2)急性肝衰竭:可表现出精神症状、低钾血症、高热及血压下降等。
  (2)T形管的护理: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术后,在胆总管切开处放置T形引流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有腹壁戳口穿出体外,接引流袋。主要目的是:①引流胆汁②引流残余结石③支撑胆道
  1)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2)观察记录胆汁的量及性状
  3)保持清洁
  4)拔管:一般术后12~14天,无特殊情况,可以拔除T形管。
  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就可以考虑拔管。
  拔管前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拔管前1~2后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拔管前还要在X线下经T形管作胆道造影,造影后必须立即接好引流管继续引流,以引流造影剂,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如情况正常,造影后2~3天即可拔管。
  5)拔管后局部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会自行封闭。
  6)拔管后1周内,警惕有无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等情况,观察病人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再发作,以便及时处理。

  四、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急性胆管完全梗阻和化脓性感染所致,它是胆道感染疾病中的严重类型,亦称急性重症型胆管炎,此病在我国较多见。
  (一)病因病理
  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梗阻因素,造成化脓性感染的致病细菌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亦多见。
  (二)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人有胆道疾病史。一般起病急骤,突发剑突下或有上腹部顶胀痛或绞痛,继而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病情常发展迅猛,有时在尚未出现黄疸前已发生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症状。如未予有效治疗,继续发展,出现全身发绀、低血压休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严重者可在短期内死亡。对本病的诊断,主要是在Charcot三联症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具备这五联症(Reynolds五联症)即可诊断。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出现中毒颗粒;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显示胆管内有结石影,近段扩张。
  3.其他检查:B超、PTC和ERCP检查有助于明确梗阻部位、原因和程度。
  (四)治疗原则
  
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手术前短期积极准备,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给予有效足量的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及时使用多巴胺等扩张血管药物,防治急性呼吸衰竭和肾衰竭等。
  (五)护理措施
  1.手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2)腹部症状、体征变化
  3)及时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
  4)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2)缓解疼痛:
  (3)改善和维持营养状态
  1)入院后即准备手术者,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非手术治疗者根据病情再决定饮食种类。
  2)营养不良会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应给予高蛋白、高糖类、高维生素、低脂的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不能经口饮食或进食不足者,可经胃肠外途径补充足够的热量、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以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
  (4)对症护理:
  1)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温水擦浴;
  2)高热时物理降温;
  3)胆绞痛发作时,按医嘱给予解痉、镇静和止痛,常用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但勿使用吗啡,以免胆道下端括约肌痉挛,使胆道梗阻加重;
  4)有腹膜炎者,执行腹膜炎有关非手术疗法护理;
  5)重症胆管炎者应加强休克的护理。
  (5)并发症的预防:
  1)拟行胆肠吻合术者,术前3日口服卡那霉素、甲硝唑等,术前1日晚行清洁灌肠。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2)肌注维生素K110mg,每日2次。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应观察其疗效及有无副作用。
  (6)心理护理
  2.手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2)观察、记录有无出血和胆汁渗出,包括量、速度、有无休克征象。胆道手术后易发生出血,量小时,表现为柏油样便或大便隐血;量大时,可导致出血性休克。若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为胆汁渗漏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需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3)黄疸程度、消退情况。观察和记录大便的颜色,检测胆红素的含量,了解胆汁是否流入十二指肠。
  (2)T型引流管的护理:见胆管结石及胆管炎的护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