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身性感染
本节考点:
(1)病因
(2)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治疗要点
(6)护理措施
全身性感染是指致病菌经局部感染病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症状或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血症和菌血症。脓毒血症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称为菌血症。
(一)病因
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致病菌的数量大、毒力强和(或)人体抵抗力下降。通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如大面积烧伤、开放性骨折、疖、痈、胆道感染、尿道感染、慢性体内长期置管和不适当地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等。
常见致病菌包括:①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常见有大肠杆菌、拟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其次为克雷伯菌、肠杆菌等。②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肠球菌则是人体肠道中的常驻菌,是引起肠源性感染的菌种之一。③无芽胞厌氧菌。④真菌:外科真菌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新型隐球菌等,属于条件致病菌。常因持续应用抗生素,特别是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下,真菌过度生长,成为继细菌感染后的二重感染;亦可因基础疾病严重,应用免疫抑制药、激素等,使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削弱所致。
(二)病理生理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脓毒血症常较严重,多见于肠道、胆道、泌尿道感染和大面积烧伤时。此类细菌的内毒素及其介导的多种炎症介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微循环淤滞,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临床特点为全身寒战或间歇发热、四肢湿冷和“三低”现象(体温不升、低血白细胞计数、低血压),早期即可发生感染性休克,且持续时间长。
2.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多见于痈、急性蜂窝织炎等。其外毒素能使周围血管麻痹、扩张,发热多呈稽留热和弛张热;病人面色潮红、四肢温暖;常有皮疹、腹泻、呕吐等。此类感染易经血液播散,可在体内形成转移性脓肿,较迟发生感染性休克。
3.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约2/3厌氧菌感染伴需氧菌感染,两类细菌的协同作用,促使组织坏死,形成脓肿,脓液有粪臭味。
4.真菌感染 临床表现酷似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寒战、高热、。神志淡漠、嗜睡,甚至休克。由于常同细菌感染混合存在,临床不易区别,容易漏诊。
(三)临床表现
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的临床表现常有许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相同之处
(1)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体温可高达40~41℃。
(2)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大量出汗、贫血。
(3)神志淡漠或烦躁、谵妄、甚至昏迷。
(4)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甚至困难。
(5)肝、脾可肿大,严重者出现黄疽或皮下出血、瘀斑等。
(6)白细胞计数增多。一般在(20~30)×10 9以上,出现中毒性颗粒。
(7)代谢失调和肝、肾功能损害。
(8)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但亦可因致病菌的菌种、数量、毒力和人体抵抗力的差异而有不同表现。
2.不同之处
(1)菌血症:一般起病急骤,在突然的剧烈寒战后,出现40~41℃的高热,因致病菌在血液中持续存在和不断繁殖,体温每日波动在O.5~1.O℃左右,呈稽留热。眼结膜、黏膜、皮肤常出现瘀血点。血细菌培养常为阳性,不过由于抗生素的应用,有时可为阴性。一般不出现转移性脓肿。
(2)脓毒血症:突然的剧烈寒战后发生高热,但因细菌栓子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故寒战和高热的发生呈阵发性,间歇期体温可正常,因而呈弛张热。病程多数呈亚急性或慢性。若发生转移性脓肿,多发生在腰背及四肢的皮下或深部软组织内,一般无明显的疼痛和压痛,不易被察觉,脓肿转移到其他内脏器官,可出现相应脏器脓肿的症状,如肺脓肿有恶臭痰,肝脓肿有肝大、压痛、膈肌升高等。在寒战、高热时采血送细菌培养常为阳性。
(四)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常达(20~30)×10 9以上,或降低、核左移、幼稚型增多,出现中毒颗粒。
2.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溶血;尿中出现蛋白、管型和酮体等肝、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3.寒战、高热时作血液细菌或真菌培养。血中培养出细菌或真菌是确立诊断的重要依据。但病人在接受抗感染治疗时,一次培养结果可能为阴性,因此应多次血培养,有助于提高阳性率,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
4.如脓液、胸腹水和脑脊液细菌培养获得与血培养相同的细菌时,则可确定诊断。
5.怀疑有转移性脓肿时,可借助X线、B超、CT检查以确定诊断。
(五)治疗原则
包括处理原发感染灶、控制感染和全身支持疗法。
1.及时处理原发病灶 清除伤口内坏死组织和异物,及时进行脓肿切开引流等。
2.尽早解除与感染相关的因素 如血循环障碍、梗阻等。原发感染灶不甚明确者,应全面检查,尤其注意一些潜在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若疑有静脉导管感染,应尽快拔除导管并作细菌或真菌培养。
3.应用抗生素 ①在未获得培养结果前,根据原发感染灶的性质,及时、有效地联合应用足够剂量的抗生素;②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有效抗生素;③对于真菌性脓毒血症,应尽量停用广谱抗生素,改用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并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4.全身支持疗法 提高全身抵抗力,包括反复多次输新鲜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补充维生素,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5.对症处理 降温,抗休克治疗。
(六)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关心、体贴病人,给病人及家属心理安慰和支持。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注意避免并发其他感染。
(3)营养支持,可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提供足够的营养,营养支持。
(4)病人卧床休息,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和睡眠。
2.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和神志,监测生命体征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监测体温变化 高热病人,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以降低代谢消耗;在病人寒战、高热发作时,作血液细菌或真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4.保证用药及时 根据医嘱,及时、准确地执行静脉输液和药物治疗,以维持正常血压、心排血量及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