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直肠肛管解剖生理
直肠位于盆腔的后部,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cm。以腹膜反折为界,直肠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下段直肠位于腹膜外。直肠外层为纵肌,其下端与肛提肌和内外括约肌相连。内层是环肌,在直肠下端增厚而成为肛管内括约肌,属于不随意肌,受自主神经支配,有协助排便的功能,无括约肛门功能。肛管外括约肌属随意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部分肛提肌共同组成肛管直肠环,具有括约肛管的功能,若手术切断后,可引起肛门失禁。直肠下端与口径较小的肛管相连,其黏膜形成8~10个纵形皱襞,称为肛柱。
相邻肛柱之间有半月形皱襞,称肛瓣。肛瓣与肛柱下端黏膜围成袋状小窝称肛窦,其底部有肛腺的开口。肛瓣边缘和肛柱下端共同在直肠和肛管交界处形成一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齿状线是直肠和肛管的交界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表3-28-1)。肛管长约3cm上自齿状线,下至肛门缘。
表3-28-1 齿状线的临床意义
|
上皮组织 |
神经支配 |
动脉来源 |
静脉回流 |
淋巴引流 |
齿状线以上 |
黏膜 |
自主神经 |
直肠上下动脉 |
门静脉分支 |
腹主动脉旁 |
齿状线以下 |
皮肤 |
躯体神经 |
肛管动脉 |
下腔静脉 |
腹股沟 |
直肠与肛管周围有数个间隙,其内充满脂肪结缔组织,是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位于肛提肌以上的间隙有:骨盆直肠间隙和直肠后间隙;位于肛提肌以下的间隙有:坐骨肛管间隙和肛门周围间隙。
直肠的主要功能是排便,也能吸收少量水、电解质、葡萄糖和部分药物。还能分泌黏液以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