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临终护理
重要知识点:
1.濒死与死亡的定义
2.死亡的标准、死亡过程的分期
3.临终关怀的概念
4.临终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及护理
5.死亡后护理
6.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濒死与死亡的定义
(一)濒死的定义
濒死即临终。指病人已经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然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因此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二)死亡的定义
死亡是指个体的生命功能的永久终止。
二、死亡标准
(一)传统死亡标准
将心跳、呼吸停止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已经沿袭数千年。
(二)脑死亡标准
目前医学界人士提出新的比较客观的标准,这就是脑死亡标准。
脑死亡即全脑死亡,包括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死亡。不可逆的脑死亡是生命活动结束的象征。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脑死亡标准是:
1.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2.无运动、无呼吸。
3.无反射。
4.脑电波平坦。
上述标准24小时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低于32℃及中枢神经抑制剂的影响,即可作出脑死亡的诊断。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死亡不是骤然发生的,而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期:
(一)濒死期
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极度衰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
习题:
为濒死期病人所做的护理是
A.撤去各种治疗性管道
B.身体姿势摆好
C.将身体孔道堵塞
D.继续进行治疗
E.劝其家属离开病室
『正确答案』D
(二)临床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
习题:
下列哪项不是临床死亡期的特征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E.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停止
『正确答案』E
(三)生物学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早期尸体现象,即尸冷、尸斑、尸僵等;晚期尸体现象,即尸体腐败等。
1.尸冷 是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死亡后因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死亡后尸体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每小时0.5℃,大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2.尸斑 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血液向身体的最低部位坠积,该处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尸斑出现时间是死亡后2~4小时。若病人死亡时为侧卧,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以防脸部出现尸斑而颜色改变。
3.尸僵 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称为尸僵。形成机制主要是死亡后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即ATP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24小时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尸僵缓解。
4.尸体腐败 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称为尸体腐败。一般在死亡24小时后出现。死者生前存在于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各种细菌,可在死亡后在尸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体外细菌也可侵入人体繁殖,尸体成为腐败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尸体腐败常见的表现有尸臭、尸绿等。尸臭是肠道内有机物分解从口、鼻、肛门溢出的腐败气体。尸绿是尸体腐败时出现的色斑,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最后波及全身。
习题:
病人死亡后,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尸体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尸僵
B.尸斑
C.尸冷
D.尸僵缓解
E.尸体腐败
『正确答案』C
死亡后,尸绿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A.左下腹
B.右上腹
C.右下腹
D.左上腹
E.脐周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