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初级护师考试(外科护理学)讲义 第二十六章(2)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时间:2012-08-02 09:43来源:初级护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第二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一)病因病理
  溃疡病的病因较复杂,
主要致病因素是胃酸分泌过多与胃黏膜屏障受损。幽门螺杆菌致消化性溃疡的原因是感染胃黏膜炎症反应、释放促胃液素的反馈抑制机制发生障碍,并且抑制生长抑素释放,促进胃酸分泌。其他,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忧虑、过度脑力劳动都与溃疡发病有一定关系。
  本病属于慢性溃疡,多为单发,表现为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缺损,直径通常小于2cm,可深达肌层,较难愈合。若溃疡向深层侵蚀,可引起出血或穿孔,幽门处较大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可导致幽门狭窄。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为典型的节律性、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上腹部饥饿痛,进餐后缓解,疼痛性质为烧灼痛或钝痛,且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体检在脐部偏右上方有压痛。胃溃疡特点为进餐后上腹痛,进餐后疼痛不能缓解,甚至加重,容易引起大出血、急性穿孔等并发症,压痛点常位于剑突与脐间的正中线或略偏左。
  (三)辅助检查
  X线钡餐检查可在胃十二指肠部位显示一周围光滑、整齐的龛影。胃镜检查可明确溃疡部位,并可经活检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检查。十二指溃疡病人作迷走神经切断术前、术后测定胃酸,对评估迷走神经切断是否完整有帮助。
  (四)常见并发症
  1.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活动期胃十二指肠溃疡向深部侵蚀,穿破浆膜发生穿孔后,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胃、十二指肠液及食物进入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数小时后细菌繁殖逐渐发展为细菌性腹膜炎。
  (1)临床表现和诊断:可因饮食过量,精神过度紧张或劳累等因素诱发。表现为突然的
持续性上腹刀割样剧痛,很快扩散至全腹,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湿冷。检查: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全腹有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呈“板样”强直,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全身可出现发热、脉快,甚至肠麻痹、感染性休克。X线检查多数有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抽出黄色混浊液体
  (2)治疗原则:空腹状态下溃疡穿孔,症状轻,腹膜炎较局限;病人一般情况好,可采用非手术治疗。若
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者,应改手术治疗
  2.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溃疡侵蚀基底血管并致破裂出血后,因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血管破裂处血块形成等原因,出血多能自行停止;部分病例可发生再次出血。
  (1)临床表现和诊断:主要症状
是突然大量呕血或解柏油样大便,常有头晕、目眩、无力、心悸甚至昏厥。当失血量超过800ml时,可出现出冷汗、脉搏细速、呼吸浅快、血压降低等休克现象纤维胃镜检查可鉴别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若短期内反复测定可见进行性下降。
  (2)治疗原则:大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经非手术治疗止血,或行急诊胃镜止血。
手术指征为:①严重大出血,短期内出现休克;②经非手术治疗出血不止或暂时止血又复发;③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血管硬化,难以自止;④不久前曾发生过类似大出血;⑤同时存在溃疡穿孔或幽门梗阻。大多数溃疡出血的病人行胃大部切除术,在病情危急时,可采用贯穿缝扎术止血。
  3.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幽门附近的溃疡瘢痕组织使幽门狭窄,必须手术治疗。若幽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幽门炎性水肿引起幽门梗阻者,无须外科手术。
  (1)临床表现和诊断:进食后上腹不适、饱胀感及阵发性胃收缩痛,随之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嗳气带有酸臭味。
呕吐是最为突出的症状,常发生在下午或晚间,呕吐物为宿食,呕吐量大,不含胆汁,有腐败酸臭味;呕吐后自觉胃部舒适。腹部检查上腹可见胃型和蠕动波,可闻振水声。梗阻严重者,有营养不良性消瘦、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症状。X线钡餐造影检查可见胃扩大,张力减低,排空延迟。胃镜检查可见胃内大量潴留的胃液和食物残渣
  (2)治疗原则:
常用胃大部切除手术解除梗阻,使食物和胃液进入小肠。
  (五)外科治疗适应证
  
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恶变者
  (六)手术方式
  1.
胃大部切除术 是最常用的方法。切除范围:胃的远侧2/3~3/4,包括胃体的远侧部分、胃窦部、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溃疡的依据是:①切除胃窦部,消除了由于促胃液素引起的胃酸分泌;②切除大部分胃体,减少了分泌胃酸、胃蛋白酶的壁细胞、主细胞数;③切除了溃疡的好发部位;④切除了溃疡本身。
  (1)
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优点是重建后的胃肠道接近正常解剖生理状态,多适用于治疗胃溃疡
  (2)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各种胃十二指肠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切除远端胃大部后,缝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十二指肠溃疡切除困难时可行溃疡旷置。优点是即使胃切除较多,胃空肠吻合也不致张力过大,术后溃疡复发率低。缺点是胃空肠吻合改变了正常的解剖生理关系,术后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可能性较毕Ⅰ式多
  2.
迷走神经切断术 治疗溃疡病的原理是:①消除了头相胃酸分泌;②消除了迷走神经引起的促胃液素分泌,从而阻断了胃相胃酸分泌,术后胃酸分泌量大大下降。手术有三种类型:
  (1)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在食管裂孔水平切断左、右腹腔迷走神经干,使肝、胆、胰、胃和小肠完全失去迷走神经的支配。其缺点是术后可引起腹腔器官功能紊乱,如胃排空延迟、小肠运动减退、出现顽固性腹泻等。
  (2)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迷走神经前干分出肝支,后干分出腹腔支后切断迷走神经。此种术式避免了术后发生其他内脏功能的紊乱,但可引起术后胃蠕动的张力减退,需同时加幽门成形术或胃空肠吻合术。
  (3)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仅切断前、后迷走神经分布至胃底、体的分支,保留肝支、腹腔支及分布至胃窦的“鸦爪”。该手术在消除头相胃酸分泌的同时,不会引起胃潴留,不需附加引流手术,保留了幽门括约肌的功能,减少了胆汁反流和倾倒综合征发生的机会。由于迷走神经的解剖变异、手术操作困难和术后复发率高是该手术的主要问题
  (七)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饮食和营养:择期手术病人饮食应少量多餐,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
  (3)用药护理:按时应用减少胃酸分泌、解痉及抗酸的药物,观察药物疗效。
  (4)急性穿孔病人的护理: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腹痛、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变化等。
伴有休克者应平卧,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可减少胃肠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
  输液,应用抗生素,作好急症手术准备。
  (5)合并出血病人的护理:
取平卧位,暂时禁食,输液、输血,按时应用止血药物,观察和记录呕血、便血量和循环血量变化。若出血仍在继续者,应急症手术。
  (6)合并幽门梗阻病人的护理:非完全性梗阻者可进无渣半流质,输液、输血,纠正营养不良及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术前3天,每晚用300~500ml温等渗盐水洗胃,以减轻胃壁水肿和炎症,有利于术后吻合口愈合。
  (7)准备行迷走神经切断术病人的护理:手术前测定病人的胃酸,包括夜间12小时分泌量、最大分泌量及胰岛素试验分泌量,便于手术前后对比,以了解手术效果。
  (8)手术前常规护理。
  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血压平稳后取低半卧位,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及应用抗生素。观察生命体征,以及胃肠减压和引流管吸出液的量和性质。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管后当日可少量饮水或米汤,第2日进半量流质饮食,鼓励病人术后早期活动。
  (2)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
术后胃出血:术后短期内从胃管引流出大量鲜血,甚至呕血和黑便。术后胃出血多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应用止血药物和输新鲜血。若非手术疗法不能达到止血效果时,应手术止血。
  2)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因十二指肠溃疡切除困难,溃疡大,瘢痕水肿严重,使缝合处愈合不良;或因胃肠吻合口输入段梗阻,使十二指肠腔内压力升高而致残端破裂。一般多发生在术后3~6天。表现为右上腹突发剧痛和局部明显压痛、腹肌紧张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应立即手术处理,分别于十二指肠内和腹腔置管,术后予以持续减压引流,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的失衡;给予肠外营养或术中行空肠造瘘,术后予以肠内营养;应用抗生素抗感染。
  3)
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多发生在术后3~7日。多数因吻合处张力过大、低蛋白血症、组织水肿等致组织愈合不良而发生。早期吻合口破裂可引起明显的腹膜炎症状和体征,须立即行手术处理。后期发生者,可形成局限性脓肿或向外穿破而发生腹外瘘。若已形成脓肿或外瘘,则行局部引流、胃肠减压和积极的支持治疗。一般在数周后吻合口瘘常能自行愈合。
  4)
残胃蠕动无力或称胃排空延迟:发生在术后7~10天,多为进食流质数日、情况良好的病人,在改进半流质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后突然发生上腹饱胀、钝痛,继而呕吐带有食物的胃液和胆汁。处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应用促胃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轻者3~4日自愈,严重者可持续20~30日,一般均能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5)术后梗阻:
根据梗阻部位分为输入段梗阻、吻合口梗阻和输出段梗阻
  
输入段梗阻:多见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可分为两类:①急性完全性输入段梗阻,属闭袢性肠梗阻。典型症状是:病人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痛、频繁呕吐,量少,不含胆汁,呕吐后症状不缓解。上腹偏右有压痛,甚至扪及包块。血清淀粉酶升高,有时出现黄疸,可有休克症状。应紧急手术治疗。②慢性不完全性梗阻:多由于输入段太长、扭曲,或输入段太短,在吻合口处形成锐角,使输入段内胆汁、胰液和十二指肠液排空不畅而滞留。进食后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加,积累到一定量时,潴留液克服梗阻,涌人残胃而致呕吐。临床表现为进食后15~30分钟左右,上腹突然胀痛或绞痛,并喷射状呕吐大量含胆汁液体,呕吐后症状消失。若症状在数周或数月内不能缓解,需手术治疗。
  吻合口梗阻:常由于吻合口过小或毕Ⅱ式胃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输出段逆行套叠堵塞吻合口等引起。病人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饱胀,呕吐;
呕吐物为食物,不含胆汁。X线检查可见造影剂完全停留在胃内,须再次手术解除梗阻。
  
输出段梗阻:多因粘连、大网膜水肿,或炎性肿块压迫等所致。表现为上腹饱胀,呕吐食物和胆汁。若不能自行缓解,应手术解除梗阻。
  6)
倾倒综合征:①早期倾倒综合征:多发生在餐后10~30分钟内,因胃容积减少及失去对胃排空的控制,多量高渗食物快速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大量细胞外液转移至肠腔,循环血量骤然减少。同时,肠遭受刺激后释放多种消化道激素,如5羟色胺、缓激肽样多肽、血管活性肽、神经紧张素、血管活性肠肽等,引起一系列血管舒缩功能的紊乱。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腹泻、肠鸣频繁,可有绞痛;伴有全身无力、头昏、晕厥、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淋漓、心悸、心动过速等。症状持续60~90分钟后自行缓解。多数病人经调整饮食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包括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流质,宜进低糖类、高蛋白饮食。暂时限制饮水。进餐后平卧10~20分钟。多数病人在术后半年到1年内能逐渐自愈。②晚期倾倒综合征又称低血糖综合征:为高渗食物迅速进入小肠、快速吸收,由于高血糖使胰岛素大量释放,继而发生反应性低血糖。表现为餐后2~4小时,病人出现心慌、无力、眩晕、出汗、手颤、嗜睡,也可导致虚脱。出现症状时稍进饮食,尤其是糖类即可缓解。饮食中减少糖类含量,增加蛋白质比例,少量多餐可防止其发生。
  7)
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并发症:①吞咽困难:多见于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后,因食管下段运动失调或食管炎所致。出现于术后早期开始进固体食物时,下咽时有胸骨后疼痛。X线吞钡见食管下段狭窄贲门痉挛。多于术后1~4个月能白行缓解。②胃潴留:系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胃张力减退所致。表现为术后3~4日,拔除胃管后出现上腹不适、饱胀、呕吐胆汁和食物。X线钡餐造影见胃扩张、大量潴留、无排空。治疗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用温热高渗盐水一日多次洗胃,输血、输液。也可用新斯的明皮下或肌内注射。症状一般于术后10~14天逐渐自行消失。③胃小弯坏死穿孔:多与手术因素或胃小弯缺血坏死形成溃疡有关。穿孔后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和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须立即进行手术修补。④腹泻:多因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肠道功能紊乱、胆道和胰腺功能失常,或胃酸低致胃潴留后食物发酵和细菌繁殖所致。注意饮食或口服抑制肠蠕动等药物,多数病人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
  3.健康教育
  (1)病人避免工作过于劳累,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并强调喝酒、抽烟对其疾病的危害性。
  (2)与病人讨论并计划其治疗性饮食胃大部切除术后一年内胃容量受限,宜少量多餐,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以后逐步过渡至均衡饮食。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食腌、熏食品,避免过冷、过烫、过辣及油煎炸食物。
  (3)讲解
手术后期并发症的表现和防治方法
  1)碱性反流性食管炎:多发生于术后数月至数年,由于碱性十二指肠液、胆汁反流入胃,破坏了胃黏膜的屏障作用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有:①剑突下持续性烧灼痛。进食后加重,制酸剂无效;②呕吐物含胆汁,吐后疼痛不减轻;③体重减轻或贫血。症状轻者用H1受体拮抗剂等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2)吻合口溃疡:多数发生在术后2年内,主要症状为溃疡病症状重现,纤维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可行手术治疗。
  3)营养性并发症:由于胃肠道吸收功能紊乱或障碍,常见有营养不良、贫血、脂肪泻、骨质疏松等。应注意调节饮食,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必要时,可用药物预防和治疗。
  4)残胃癌:指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原发癌。多发生于术后20~25年,与残胃常有萎缩性胃炎有关。病人有胃癌的症状,纤维胃镜可明确诊断,需行手术治疗。
  (4)定期门诊随访,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