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的解剖生理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为一弧形囊状器官,上连食管,入口为贲门,出口为幽门,连接十二指肠。胃壁从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肌层在贲门和幽门处均增厚形成贲门和幽门括约肌。黏膜下层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丛。黏膜层有丰富的腺体,由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①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和凝乳酶原。②壁细胞,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③黏液细胞,分泌碱性黏液,有保护黏膜,对抗胃酸腐蚀的作用。胃底和胃体腺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黏液细胞组成,而胃窦只含黏液细胞。④胃窦部腺体除主细胞和粘蛋白原分泌细胞外,还有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⑤胃底部尚有功能不明的嗜银细胞。
胃的动脉由腹腔动脉发出分支,在胃小弯和胃大弯分别组成动脉弓供应。胃的静脉基本与同名动脉伴行,汇入门静脉。胃壁各层中都分布着毛细淋巴管,经淋巴输出管注入胃周围淋巴结,最后均经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汇入胸导管。胃的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别起抑制和促进胃分泌和运动的作用。胃副交感神经即左、右迷走神经。左谜走神经在贲门前分出肝支和胃前支(katajet前神经);右迷走神经在贲门背侧分出腹腔支和胃后支(Latajet后神经)。迷走神经的胃前、后支都沿胃小弯行走,并进入胃前、后壁;其终末支在距幽门约3~7cm处进入胃窦,形似“鸦爪”。
胃是贮存食物和消化食物的重要脏器,具有运动和分泌两大功能。混合性食物从进食至胃完全排空约需4~6小时。胃液由壁细胞和非壁细胞分泌的成分组成。壁细胞分泌盐酸,而非壁细胞分泌的成分几乎相当于细胞外液,呈碱性,Na+是主要离子。胃液分泌可分为自然分泌(消化间期分泌)和刺激性分泌(消化期分泌)。自然分泌是指不受食物刺激时的基础胃酸分泌,量甚小。刺激性分泌则可以分迷走相或称头相、胃相、肠相。当促使迷走神经兴奋的因素消失和胃酸浓度升高时,胃酸分泌即受抑制。此外,交感神经兴奋、脂肪、酸性物、高渗液作用于十二指肠都可以抑制胃酸分泌。
(二)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
十二指肠位于幽门和空肠之间,呈“C”形,长约25cm,分为四部分,即球部、降部、横部和升部。十二指肠能分泌碱性十二指肠液,内含多种消化酶,如肠蛋白酶、乳糖酶、脂肪酶等,还能分泌促胃液素、肠抑胃肽、缩胆囊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