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本节考点:
(1)分类和病理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骨肿瘤是指骨组织及其附属组织发生的肿瘤,分为原发和继发,后者即转移瘤。良性肿瘤较为多见,骨肉瘤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经血、淋巴转移而来的继发性肿瘤也较多见。
(一)分类和病理
1.分类
(1)按肿瘤来源分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是发生于骨组织及其附属组织本身的肿瘤,后者是指发生在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不同的方式转移而来。
(2)按肿瘤细胞来源分类:可分为成骨性、软骨性、纤维性、骨髓性、脉管性和神经性等。
(3)按肿瘤细胞所显示的分化类型及所产生的细胞间质分类:可分为良性、恶性,及少数的临界瘤。
2.病理 骨肿瘤的外科分期是结合外科分级(G)、肿瘤区域(T)及转移(M)来进行的。
G代表肿瘤性质,G0为良性,G1为低度恶性,G2为高度恶性。
T代表肿瘤范围,T0为囊内,T1为间室内,T2为间室外。
M代表转移,M0无转移,M1有转移。
根据G、T、M情况进行外科分期,大致判断肿瘤的良恶程度。
(二)临床表现
1.疼痛和压痛 疼痛和压痛程度不一,良性肿瘤疼痛及压痛不明显、局部发现肿块时无疼痛和压痛、边界清楚。恶性肿瘤,疼痛及压痛开始较轻,以后显著,最后形成剧烈疼痛。
2.肿块和肿胀 良性骨肿瘤局部肿块,质硬,而肿胀不明显。恶性骨肿瘤不仅出现肿块,常在长管状骨干骺端肿胀明显,皮肤发热,局部表浅静脉怒张,表明肿瘤血管丰富。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 近关节的骨肿瘤易引起相关关节功能障碍。临近大血管神经的骨肿瘤可压迫血管神经引起相应的表现。脊柱肿瘤可压迫脊髓可出现截瘫。
4.病理性骨折和脱位 骨干的肿瘤,破坏骨质,易发生病理骨折。骨端的骨肿瘤,关节骨遭到破坏,可引起关节脱位。
5.转移表现 骨肿瘤可通过淋巴或经血行转移至淋巴结、肺、脑和肝等。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X线表现
1)骨肿瘤基本改变:骨质的破坏或吸收,有些骨肿瘤表现为骨的沉积,称为反应骨。这种肿瘤细胞产生类骨,称为肿瘤骨。
2)骨膜反应:骨内生长的肿瘤,可刺激骨膜出现骨膜反应,若骨膜被肿瘤掀起,在骨膜下产生三角形新骨,称为Codman三角,多见于骨肉瘤。若骨膜掀起为阶段性或成层状,形成的骨沉积,X线出现“葱皮样”改变,常见于尤文肉瘤。若骨肿瘤生长迅速,长出骨皮质,伴有血管长入,自骨皮向外放射,肿瘤骨与反应骨呈“日光射线”影像。
3)病理性骨折。
4)恶性骨肿瘤常规拍胸片。
(2)其他:CT、MRI、 99m锝可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及转移情况。
2.实验室检查 骨肿瘤病人,除全面化验检查外,注意检查血钙、血磷、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骨组织迅速破坏时,血钙增高;成骨性肿瘤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如骨肉瘤;男性酸性磷酸酶增高,提示骨肿瘤来自晚期前列腺癌。
3.病理检查
(1)切开活检;
(2)穿刺活检。
(四)治疗原则
根据骨肿瘤的性质、病变部位和范围、有无转移等选择治疗方案。
1.良性骨肿瘤 一般手术切除。
2.恶性骨肿瘤 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术后化疗、放疗、免疫及中药治疗,力争既切除肿瘤又保全肢体。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肿瘤病人心理障碍一般比较严重,从确诊到正确接受治疗有一个过程,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与病人进行交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对肿瘤的认识和态度,多和病人交谈,要同情、关心、开导病人,向其介绍近年来骨肿瘤治疗的进展,使其对骨肿瘤有一个新的认识,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接受和配合治疗。
2.加强营养 鼓励病人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对进行化疗的病人,食欲极度低下的更应注意营养,必要时行营养疗法。
3.疼痛护理 恶性骨肿瘤疼痛比较严重,轻痛可保持舒适体位,转移注意力等。较重的疼痛可按“三级止痛”方案止痛,一级止痛是应用非麻醉性药物,用于一般疼痛。二级止痛应用弱麻醉性药物如可待因,用于中度疼痛。三级止痛应用强麻醉性药物如吗啡,用于持续性剧痛。
4.化疗病人护理 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血液变化,加强病人的营养等。
5.术前护理 根据手术部位进行必要的准备,下肢手术病人在术前2周开始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术前3日开始备皮;骶尾部手术术前3日开始服肠道消炎药,术前日晚和术日晨清洁灌肠等。
6.术后护理
(1)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手术部位有无出血和感染;石膏固定病人加强石膏护理。
(2)体位:术后卧位首先取决于麻醉,之后一般患肢抬高,膝部术后膝关节屈曲15°,踝关节屈90°。髋关节外展中立或内旋位。
(3)控制感染: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4)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5)术后疼痛护理:重视病人术后伤口疼痛,适当止痛有利于病人休息。但要注意术后3日疼痛不减,反而加重,体温增高,血中性粒细胞增多,感染可能性极大。
(6)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忧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分类和病理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骨肿瘤是指骨组织及其附属组织发生的肿瘤,分为原发和继发,后者即转移瘤。良性肿瘤较为多见,骨肉瘤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经血、淋巴转移而来的继发性肿瘤也较多见。
(一)分类和病理
1.分类
(1)按肿瘤来源分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是发生于骨组织及其附属组织本身的肿瘤,后者是指发生在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不同的方式转移而来。
(2)按肿瘤细胞来源分类:可分为成骨性、软骨性、纤维性、骨髓性、脉管性和神经性等。
(3)按肿瘤细胞所显示的分化类型及所产生的细胞间质分类:可分为良性、恶性,及少数的临界瘤。
2.病理 骨肿瘤的外科分期是结合外科分级(G)、肿瘤区域(T)及转移(M)来进行的。
G代表肿瘤性质,G0为良性,G1为低度恶性,G2为高度恶性。
T代表肿瘤范围,T0为囊内,T1为间室内,T2为间室外。
M代表转移,M0无转移,M1有转移。
根据G、T、M情况进行外科分期,大致判断肿瘤的良恶程度。
(二)临床表现
1.疼痛和压痛 疼痛和压痛程度不一,良性肿瘤疼痛及压痛不明显、局部发现肿块时无疼痛和压痛、边界清楚。恶性肿瘤,疼痛及压痛开始较轻,以后显著,最后形成剧烈疼痛。
2.肿块和肿胀 良性骨肿瘤局部肿块,质硬,而肿胀不明显。恶性骨肿瘤不仅出现肿块,常在长管状骨干骺端肿胀明显,皮肤发热,局部表浅静脉怒张,表明肿瘤血管丰富。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 近关节的骨肿瘤易引起相关关节功能障碍。临近大血管神经的骨肿瘤可压迫血管神经引起相应的表现。脊柱肿瘤可压迫脊髓可出现截瘫。
4.病理性骨折和脱位 骨干的肿瘤,破坏骨质,易发生病理骨折。骨端的骨肿瘤,关节骨遭到破坏,可引起关节脱位。
5.转移表现 骨肿瘤可通过淋巴或经血行转移至淋巴结、肺、脑和肝等。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X线表现
1)骨肿瘤基本改变:骨质的破坏或吸收,有些骨肿瘤表现为骨的沉积,称为反应骨。这种肿瘤细胞产生类骨,称为肿瘤骨。
2)骨膜反应:骨内生长的肿瘤,可刺激骨膜出现骨膜反应,若骨膜被肿瘤掀起,在骨膜下产生三角形新骨,称为Codman三角,多见于骨肉瘤。若骨膜掀起为阶段性或成层状,形成的骨沉积,X线出现“葱皮样”改变,常见于尤文肉瘤。若骨肿瘤生长迅速,长出骨皮质,伴有血管长入,自骨皮向外放射,肿瘤骨与反应骨呈“日光射线”影像。
3)病理性骨折。
4)恶性骨肿瘤常规拍胸片。
(2)其他:CT、MRI、 99m锝可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及转移情况。
2.实验室检查 骨肿瘤病人,除全面化验检查外,注意检查血钙、血磷、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骨组织迅速破坏时,血钙增高;成骨性肿瘤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如骨肉瘤;男性酸性磷酸酶增高,提示骨肿瘤来自晚期前列腺癌。
3.病理检查
(1)切开活检;
(2)穿刺活检。
(四)治疗原则
根据骨肿瘤的性质、病变部位和范围、有无转移等选择治疗方案。
1.良性骨肿瘤 一般手术切除。
2.恶性骨肿瘤 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术后化疗、放疗、免疫及中药治疗,力争既切除肿瘤又保全肢体。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肿瘤病人心理障碍一般比较严重,从确诊到正确接受治疗有一个过程,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与病人进行交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对肿瘤的认识和态度,多和病人交谈,要同情、关心、开导病人,向其介绍近年来骨肿瘤治疗的进展,使其对骨肿瘤有一个新的认识,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接受和配合治疗。
2.加强营养 鼓励病人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对进行化疗的病人,食欲极度低下的更应注意营养,必要时行营养疗法。
3.疼痛护理 恶性骨肿瘤疼痛比较严重,轻痛可保持舒适体位,转移注意力等。较重的疼痛可按“三级止痛”方案止痛,一级止痛是应用非麻醉性药物,用于一般疼痛。二级止痛应用弱麻醉性药物如可待因,用于中度疼痛。三级止痛应用强麻醉性药物如吗啡,用于持续性剧痛。
4.化疗病人护理 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血液变化,加强病人的营养等。
5.术前护理 根据手术部位进行必要的准备,下肢手术病人在术前2周开始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术前3日开始备皮;骶尾部手术术前3日开始服肠道消炎药,术前日晚和术日晨清洁灌肠等。
6.术后护理
(1)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手术部位有无出血和感染;石膏固定病人加强石膏护理。
(2)体位:术后卧位首先取决于麻醉,之后一般患肢抬高,膝部术后膝关节屈曲15°,踝关节屈90°。髋关节外展中立或内旋位。
(3)控制感染: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4)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5)术后疼痛护理:重视病人术后伤口疼痛,适当止痛有利于病人休息。但要注意术后3日疼痛不减,反而加重,体温增高,血中性粒细胞增多,感染可能性极大。
(6)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忧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