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寒冷、早产、低体重、感染和窒息可能是其致病因素。
1.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
2.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丰富,易散热;
3.早产儿棕色脂肪储存不足,缺氧、酸中毒及感染时产热不足;
4.寒冷时无寒战产热反应,容易出现体温下降;
5.皮下脂肪组织中饱和脂肪酸较多,熔点较高,体温降低时易凝固。
发病机制:
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使皮肤血管痉挛收缩,血流缓慢凝滞,造成组织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和微循环障碍,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全身多器官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二、临床表现
一般以生后1周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多见。
1.低体温 体温常低于35℃,重者低于30℃。
2.硬肿
发生顺序为:小腿一大腿外侧一下肢一臀部一面颊一上肢一全身。硬肿可分轻、中、重三度,常与硬肿发生的范围有关,轻度<20%,中度20%一50%,重度>50%。硬肿范围的计算方法: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
3.多器官功能损害
三、治疗原则
复温、支持疗法、合理用药、对症处理。
四、护理措施
1.复温 是治疗护理的关键措施,复温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步复温。
(1)如肛温>30℃的患儿可放人30℃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的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的范围内,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2)如肛温<30℃,先将患儿置于比体温高1—2℃的暖箱中,并逐步提高暖箱的温度,每小时升高1℃,不超过34℃。每小时监测肛温、腋温1次,于12~24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2.合理喂养
3.预防感染,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4.观察病情,每2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正常6小时后改为4小时1次。
5. 健康教育
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出现皮肤硬肿,首先累及
A. 面颊部
B. 上肢
C. 小腿
D. 臀部
E.股外侧
参考答案解析:C
硬肿发生的顺序为:小腿一大腿外侧一下肢一臀部一面颊一上肢一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