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2012年护士资格证重点辅导第一章 第14节 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

时间:2012-04-23 15:50来源:护士资格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第十四节 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

  一、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
  (一)病情观察
  1.一般情况
  (1)面容与表情:疾病可使人的面容和表情发生变化,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人的精神状态。
如急性病容,病人表现为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兴奋不安、口唇干裂、表情痛苦等,见于急性热病的病人;慢性病容,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或灰暗、面容憔悴、精神萎靡、双目无神等,见于肺结核、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
  (2)饮食与营养: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能量消耗大,应注意观察病人的食欲是否降低、进食量是否能满足机体需要,以及饮食习惯、进食后反应等;并通过皮呋、毛发、皮下脂肪和肌肉发育情况来综合判断其营养状况。
  (3)姿势与体位:病人的姿势和体位常与疾病有密切关系,多数病人可采取主动体位;
极度衰竭或昏迷的病人呈被动体位;急性腹痛病人常双腿蜷曲,以减轻腹部疼痛,呈被迫体位等。
  (4)皮肤与黏膜:应注意评估病人皮肤的颜色、弹性、温度、湿度及完整性,观察有无发绀、黄疸、出血、水肿、皮疹、压疮等情况。
  (5)休息与睡眠:观察病人休息的方式、睡眠的习惯,有无睡眠型态、时间的变化,是否有难以入睡、易醒、失眠、嗜睡等现象。
  (6)呕吐:注意观察呕吐的时间、方式、次数及呕吐物的颜色、量、性质、气味等,必要时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7)排泄物:包括尿液、粪便、痰液、汗液等,应注意观察其性状、颜色、量、次数、气味等。
  2.
生命体征 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其异常改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
体温的变化:体温突然升高,多见于急性感染的病人;体温低于35.0℃,见于休克和极度衰竭的病人;持续高热、超高热、体温持续不升均表示病情严重。
  (2
脉搏的变化:应注意观察病人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弱的变化,如出现脉率低于60次/分或高于140次/分,以及间歇脉、脉搏短绌、细脉等,均表示病情有变化。
  (3)呼吸的变化:应注意观察病人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音响等的变化,如出现呼吸频率高于40次/分或低于8次/分,以及潮式呼吸、间停呼吸等,均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4
血压的变化:应注意监测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变化,特别是观察高血压及休克病人的血压具有重要意义。如收缩压持续低于70mmHg或脉压低于20mmHg,多见于休克病人;如收缩压持续高于180mmHg或舒张压持续高于100mmHg,是重度高血压的表示。
  3.
意识状态 意识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是人对环境的知觉状态。意识正常的病人,其反应精确、语言清楚、思维合理、情感正常,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判断力及定向力正常。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精神状态。根据其轻重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也可出现谵妄。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急性失调状态。
  4.瞳孔 瞳孔变化是颅脑疾病、药物中毒、昏迷等许多疾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瞳孔的观察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对称性及对光反应等方面。
  (1)瞳孔的形状及大小
  1)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
瞳孔直径为2.55mm圆形,两侧等大、等圆,边缘整齐。
  2)异常瞳孔:判断标准:
瞳孔直径小于2mm称为瞳孔缩小;瞳孔直径大于5mm为瞳孔扩大。常见异常: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双侧瞳孔扩大: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颠茄类药物中毒等;瞳孔不等大:双侧瞳孔大小不一。
  (2)瞳孔对光反应正常情况下,双侧瞳孔经光线照射立即缩小,移去光源后又迅速复原,称为对光反应灵敏。如瞳孔经光线照射后,其大小不随光线的刺激而变化,称为对光反应消失,常见于深昏迷或危重病人。
  5.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指病人进行自我照顾的能力。通过观察病人的活动能力、活动耐力、有无医疗限制以及对日常生活料理的能力,如进食、如厕、清洁、上下床、穿衣等,可了解病人的自理程度,确定需要帮助的等级。
  6.心理状态 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危重、采取多种急救措施等,常会产生多种心理反应。护士可通过病人的语言表达、面部表情、情绪状态、饮食及睡眠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危重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包括:紧张、焦虑、悲伤、抑郁、恐惧、猜疑、绝望等。
  7.治疗后反应的观察
  (1
药物治疗后反应的观察:护士不仅要遵医嘱准确地完成给药,还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毒、不良反应。如高热病人在给予药物降温后,应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情况,如有无出汗及虚脱等,且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记录。
  (2
特殊治疗后的反应:危重病人经常进行一些特殊的治疗,如吸氧、吸痰、输血、导尿、手术等,使用后均应细致观察。如吸氧后观察缺氧程度的改善;吸痰前后观察病人缺氧的情况;手术后观察血压的变化、伤口的愈合、切口的渗血等情况。
  (二)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根据病人病情定时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条件可使用监测仪器进行持续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病人出现呼吸及心搏骤停,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措施。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指导并协助清醒病人定时做深呼吸、变换体位或轻叩背部法,以促进痰液排出。昏迷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并及时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以防误吸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3.
确保安全 对谵妄、躁动不安、意识丧失的病人,应合理使用保护具,以防坠床或自行拔管,确保病人安全。对牙关紧闭或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或压舌板(裹上数层纱布)放于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同时,室内光线宜暗,工作人员动作宜轻,以避免外界刺激而引起病人抽搐。
  4.
加强临床护理
  (1眼的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的病人,可涂金霉素眼膏或覆盖凡士林纱布,以防角膜干燥而导致角膜炎、结膜炎或溃疡的发生。
  (2
口腔护理:保持病人口腔清洁,每日做口腔护理23次,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病人的食欲。
  (3)皮肤护理: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擦洗、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平整。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预防发生压疮。
  (4
肢体活动:长期卧床的病人,如病情允许,应指导并协助病人做肢体的被动运动或主动运动,每日23次,同时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防止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强直、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5.补充营养和水分 保证病人有足够的营养及水分的摄入,以增强抵抗力。对自理缺陷的病人,应协助其进食;对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鼻饲法或给予静脉营养;对各种原因造成体液不足的病人,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
  6.维持排泄功能 协助病人进行大小便。如出现尿潴留,可先采取诱导的方法,必要时进行导尿,以减轻病人痛苦;如进行留置导尿,应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安置引流管和集尿袋,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如病人便秘,可进行简易通便或灌肠。
  7.保持引流管通畅 危重病人身上常会安置多种引流管,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伤口引流管等,应注意妥善放置,防止扭曲、受压、脱落,以确保引流通畅。
  8.心理护理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特点,关心、同情、理解、尊重病人,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恰当地利用语言及非语言的功能,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尽快恢复健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