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环境
一、分 类
所有有生命的机体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一)人的内环境
人的内环境是指机体各器官功能与调节机制的运转状态。一个生物体要生存就必须保持其内环境处于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当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会自主的、最大限度地调节内环境的状态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二)人的外环境
1.自然环境也称生态环境,指存在于人类周围自然界中各种因素的总称,它是人类及其他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物理环境(如空气、阳光、水、土壤等)和生物环境(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社会环境也称人文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创建的环境。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素养等因素,对社会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另外,物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的发展。社会环境中有危害健康的各种因素,如人口的负荷、文化教育落后、人际关系紧张、缺乏科学管理、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可以间接或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优良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健康保障的决定因素。
3.治疗性环境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病人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治疗性环境要考虑两个主要的因素:舒适和安全。
(1)舒适:首先来自于医院良好的物理环境,包括:
1)温度:适宜温度是18~22℃。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使人蜷缩,缺乏动力,肌肉紧张而产生不安,又可能会造成病人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2)湿度:适宜湿度50%~60%为宜(相对湿度)。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病人尤其不利。
3)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污浊空气使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状况受到干扰,常产生烦躁、倦怠、头晕、食欲减退等,有碍病人疗养。
4)空间:保证病人有适当、能独处的空间,同时也方便操作和护理,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m。必要时置屏风。
5)噪声:指凡是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或足以引起人们心理上或生理上不愉快的声音。医院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声强度在35~45dB。噪声强度在50~60dB时,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当其高达120dB以上,可造成高频率的听力损失,甚至永久性失聪。长时间处于90dB以上高音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室内应保持安静,尽可能地为病人创造安静的环境。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6)光线:病室采光有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太阳辐射的各种光线,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都具有很强的生物学作用。因此,病室内经常开启门窗,让阳光直接射入,或协助病人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对辅助治疗颇有益处,但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病人的脸部。人工光源常用于满足夜间照明及保证特殊检查及治疗护理的需要,护士应熟悉不同病人对光线的需要,以使病人获得最适宜的光线。
舒适也源于医务人员优质的服务与良好的服务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重视病人心理社会支持。此外,优美的环境布置也可为病人带来舒适。
(2)安全:治疗性环境应关注病人的安全,这就要求医院在建筑设计、设施配置、治疗护理过程中,各部门相关人员均应有安全防护意识,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如设有防火装置、紧急供电装置,配有安全辅助用具如拐杖、轮椅、床档、带扶栏的浴缸、马桶等,治疗用热(冷)过程中防烫(冻)伤等。此外,也包括微生物方面的安全性,要求医院中设有院内感染控制小组,定期对医院空气、物体表面及无菌物品等进行细菌监测,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因此,作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适合病人健康恢复的治疗性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习题
1.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
A.14~15℃,15%~25%
B.10~17℃,30%~40%
C.20~22℃,40~50%
D.18~22℃,50~60%
E.15~16℃,60%~70%
2.病室内湿度过低患者可产生
A.咽痛、口干
B.头晕、疲乏
C.闷热、难受
D.食欲减退、烦躁
E.血压增高、面色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