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沟通
1.护患关系的性质、基本模式和分期
2.沟通的基本要素、层次、类型
3.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4.常用的沟通技巧
第一节 护士与病人的关系
一、性质
(一)护患关系
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关系(亦称专业性人际关系)
护患关系是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人自然形成的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人际关系。与一般人际关系不同,在护患关系中,护士作为专业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并以病人的需要为中心。护士通过实施护理程序来满足病人的需要,从而建立治疗性的人际关系。护理人员的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等会影响护患关系的建立。
(二)护患关系
是专业性的互动关系。在护患关系中,护士与病人是相互影响的。双方不同的经历、知识、情绪、行为模式、文化背景、价值观、与健康有关的经验等都会影响到彼此间的关系与交往。
二、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美国学者萨斯和苛伦德提出了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这一模式分类也同样适用于护患关系。
(一)主动-被动型模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护患关系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处于主动、主导的地位,而病人则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的从属地位。即所有的护理活动,只要护士认为有必要,不需经患者同意就可实施。这一模式主要存在于患者难以表达自己意见的情况下,如昏迷状态、全麻手术过程中或婴幼儿等。这需要护理人员发挥积极能动的作用。
(二)指导-合作型模式
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患双方都具有主动性,由护理人员决定护理方案、护理措施,而病人则尊重护理人员的决定,并主动配合,提供自己与疾病有关的信息,对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病人病情较重,但神智清醒的情况下。此情况下,病人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指导,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三)共同参与型模式
这一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患双方具有大致同等的主动性和权利,共同参与护理措施的决策和实施。病人不是被动接受护理,而是积极主动配合,参与护理;护士尊重病人权利,与病人协商共同制定护理计划。此模式主要适用于患慢性病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病人。
三、护患关系的分期
护患关系的建立、维持和结束可分为3期。
(一)第一期(初始期)
从病人与护士开始接触时就开始了。此期的主要任务是护患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并确定病人的需要。信任关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护士通过观察、询问、评估病人,收集资料,发现病人的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病人根据护士的言行逐渐建立对护士的信任。
(二)第二期(工作期)
此期护患之间在信任的基础上开始合作,主要任务是护理人员通过实施护理措施来帮助病人解决健康问题,满足病人需要,达到护理目标。在护理过程中,应鼓励病人参与,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其对护理的依赖。
(三)第三期(结束期)
在达到护理目标后,护患关系就进入结束阶段,此期的主要任务是圆满地结束护患关系。护士应了解病人对目前健康状况的接受程度,制定病人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计划,了解护患双方对护患关系的评价,并征求病人意见,以便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习题
1.在护患关系建立初期,护患关系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对病人收集资料
B.确定病人的健康问题
C.为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D.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
E.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
2.男性,45岁,2型糖尿病,多食、多饮、多尿、消瘦。护士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该病人存在知识缺乏,并为其制订护理计划,此时护士与病人处于护患关系发展时期的
A.熟悉期
B.工作期
C.开拓期
D.解决期
E.结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