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初级护师考试网上辅导(儿科护理学)讲义 第二章(3)

时间:2012-05-14 12:36来源:初级护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第三节 预防接种

  一、人工获得的免疫方式
  婴幼儿对各种传染病都具有易感性。可通过按期的预防接种,提高他们的免疫力,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保护他们健康成长。
  1.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免疫力。但主动免疫制剂在接种后经过一定期限产生的抗体,在持续15年后逐渐减少,故要适时地安排加强免疫,巩固免疫效果。
  2.被动免疫 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病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称之为被动免疫。由于抗体留在机体中的时间短暂(一般约3周),故主要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

  二、计划免疫
  儿童计划免疫(简称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中,严格实施基础免疫(即全程足量的初种)及随后适时的加强免疫(即复种),以确保儿童获得可靠的免疫,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发生的目的。
  (一)免疫程序
  实施预防接种证制度可保证接种对象和接种项目能够准确、及时,避免发生错种、漏种和重种。

预防病名

结核病

乙型肝炎

脊髓灰质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疹

免疫原

卡介苗(减毒活结核菌混悬液)

乙肝疫苗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

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制剂

麻疹减毒活疫苗

接种方法

皮内注射

肌内注射

口服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接种部位

左上臂三角肌上缘

上臂三角肌

 

上臂外侧

上臂外侧

初种次数

1

3

3(间隔1个月)

3(间隔46周)

1

每次剂量

0.1ml

5μg

每次1丸三型混合糖丸疫苗

0.20.5ml

0.2ml

初种年龄

生后23天至2个月内

第一次出生后24时内
第二次1个月
第三次6个月

2个月以上
第一次2个月
第二次3个月
第三次4个月

3个月以上婴儿
第一次3个月
第二次4个月
第三次5个月

8个月以上易感儿

复种

接种后于7岁、12岁进行复查,结核菌素阴性时加种

周岁时复查免疫成功者:www.wszg8.com35年加强失败者:重复基础免疫

4岁加强口服三型混合糖丸疫苗

1.52岁、7岁各加强1次,用吸附白破二联类毒素

7岁时加强一次

反应情况处理

接种后46周局部有小溃疡,应保护创口不受感染,个别腋下或锁骨上淋巴对肿大或化脓,处理:化脓用针筒抽出脓液,溃破涂5%异烟肼软膏或20%PAS软膏

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局部轻度红肿,疼痛症状,很快消退

一般无特殊反应,有时有低热或轻泻

一般无反应,个别有轻度发热、局部红肿、疼痛,发痒症状,有硬块时会很快吸收,处理:多饮开水

部分婴儿接种后912开有发热及卡他症状,一般持续23天,也有个别婴儿出现散在皮疹或麻疹黏膜斑

注意点

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前应做结核菌素试验(12000),阴性才能接种

 

冷开水送服或含服,服后1小时内禁饮热开水

掌握间隔期,避免无效注射

接种前1个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用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制剂


  (二)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接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安排适当场所:接种场所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冬季室内应温暖。接种用品及急救用品摆放有序。
  (2)仔细解释:作好解释、宣传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争取家长和儿童的合作。接种最好在饭后进行,以免晕针。
  (3)生物制品的准备和处理:检查制品标签,包括名称、批号、有效期及生产单位,并作好登记;检查安瓿有无裂痕,药液有无发霉、异物、凝块、变色或冻结等;按照规定方法稀释、溶解、摇匀后使用。
  (4)严格无菌操作:要做到每人1副无菌注射器、1个无菌针头;抽吸后安瓿内如有剩余药液,需用无菌干纱布覆盖安瓿口,在空气中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接种后剩余药液应废弃,活菌苗应烧毁。
  (5)严格查对:仔细核对儿童姓名、年龄以及疫苗名称;详细询问儿童的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等健康情况,严格掌握禁忌证。必要时先进行体格检查;严格执行规定的接种剂量和途径;注意预防接种的次数。按使用说明完成全程和加强免疫}按各种制品要求的间隔时间接种,一般接种活疫苗后需隔4周,接种死疫苗后需隔2周,再接种其他活或死疫苗。
  (6)局部消毒:用2%碘酊及75%乙醇或O.5%碘伏消毒皮肤,待干后注射;接种活疫苗、菌苗时,只用75%乙醇消毒,因活疫苗、菌苗易被碘酊杀死,影响接种效果。
  (7)及时记录及预约:保证接种及时、全程足量,避免重种、漏种,未接种者须注明原因,必要时进行补种。
  (8)交代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2.严格掌握禁忌证
  (1)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者。
  (2)有明确过敏史者禁种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麻疹疫苗(特别是鸡蛋过敏者)、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牛奶或奶制品过敏)、乙肝疫苗(酵母过敏或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
  (3)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及其他皮肤病者不予接种卡介苗。
  (4
在接受 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期间、发热、腹泻和急性传染病期忌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5)因百日咳菌苗可产生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故儿童及家庭成员患癫痫、神经系统疾病,有抽搐史者禁用百日咳菌苗。
  (6)患有肝炎、急性传染病(包括有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不宜进行免疫接种。
  (三)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作为异物的免疫制剂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其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如下:
  1.一般反应又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1)局部反应: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左右,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肿、热、痛,有时还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红晕直径在2.5cm以下为弱反应,2.65cm为中等反应,5cm以上为强反应。局部反应一般持续23天。如接种活菌(疫)苗,则局部反应出现较晚、持续时间较长。
  (2)全身反应:一般于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多为中、低度发热,持续12天。体温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但接种活疫苗需经过一定潜伏期(57天)www.wszg8.com才有体温上升。此外,还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不适等反应。个别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57天出现散在皮疹。
  多数儿童的局部和(或)全身反应是轻微的,无需特殊处理,注意适当休息、多饮水即可。局部反应较重时,用干净毛巾热敷;全身反应可对症处理。如局部红肿继续扩大,高热持续不退,应到医院诊治。
  2.异常反应 发生于少数人,临床症状较重。
  (1
过敏性休克:于注射免疫制剂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发生。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周青紫、四肢湿冷、呼吸困难、脉细速、恶心呕吐、惊厥、大小便失禁以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在短期内危及生命。此时应使患儿平卧,头稍低,注意保暖,给予氧气吸入,并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O.51ml,必要时可重复注射。
  (2)晕针:是由于各种刺激引起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所致的一过性脑缺血。儿童在空腹、疲劳、室内闷热、紧张或恐惧等情况下,在接种时或几分钟内,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心跳加快等症状,重者心跳、呼吸减慢,血压下降,知觉丧失。此时应立即使患儿平卧,头稍低,保持安静,饮少量热开水或糖水,必要时可针刺入中、合谷穴,一般即可恢复正常。数分钟后不恢复正常者,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每次0.51ml
  (3)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于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经服用抗组胺药物后即可痊愈。
  (4)全身感染:有严重原发性免疫缺陷或继发性免疫功能遭受破坏者,接种活菌(疫)苗后可扩散为全身感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