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本节考点:
(1)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缓慢的累及周围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病变,多发生在下肢血管。主要侵及四肢中小动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一)病因病理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根据大多数病人有长期吸烟史,故烟草中的尼古丁引起血管痉挛可能与本病有关,又因病人多为青、壮年男性,男性激素紊乱亦有一定关系。此外,长期在湿、寒环境下生活和工作亦诱发本病。
本病是一种周围血管慢性非化脓性病变,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全层管壁均有炎症反应,伴行静脉和血管壁的交感神经亦常受累。
(二)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开始时常表现在一侧下肢,以后才侵及对侧。累及上肢者极少。症状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1.局部缺血期:是以血管痉挛为主。表现为患肢动脉供血不足,出现肢端发凉、怕冷及间歇性跛行等。少数病人可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患肢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皮肤温度低于正常;足背静脉充盈时间延长。
2.营养障碍期:此期除血管痉挛继续加重外,还有明显的血管壁增厚及血栓形成,常出现静息痛,并伴有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皮肤干燥变薄、苍白,汗毛脱落和肌肉萎缩等。常有肌肉抽搐,尤以夜间明显。患肢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背静脉充盈时间进一步延长。
3.坏疽期:患肢动脉完全闭塞,肢体远端发生干性坏疽。皮肤呈暗红或黑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可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若病变继续发展,可出现一个或多个足趾坏疽,继发感染后转为湿性坏疽。此期病人疼痛剧烈,常彻夜难眠,屈膝抱足为此期的典型体位。
(三)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1)测定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
(2)测定皮肤温度:若双侧肢体对应部位皮肤温度相差2℃以上,提示皮温降低侧动脉血流减少。
(3)肢体抬高试验:方法是让病人平卧,下肢抬高45°,3分钟后观察足部皮肤色泽变化。若出现足趾皮肤呈苍白或蜡黄色、自觉麻木疼痛,让病人坐起,下肢自然下垂于床沿,足部皮肤出现潮红或发绀者为阳性。有严重供血不足的肢体,常出现以上表现。
2.特殊检查
(1)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可显示患肢动脉搏动波形降低,或用监听器可发现动脉搏动声降低或消失。
(2)电阻抗血流测定:从描记的患肢血流图像上可见峰值幅度降低,说明血流量减少,下降速度减慢,说明血液流出阻力增加。
(3)动脉造影:可确定病变动脉部位,范围以及了解患肢侧支循环的情况,必须指出,这是一种损伤性检查方法,可加重动脉痉挛和患肢的缺血程度。
(四)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着重于防止病变进展,改善和增进下肢血液循环。
1.一般疗法
(1)严禁吸烟,以消除烟碱对血管的刺激而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
(2)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但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
(3)患肢应进行锻炼,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4)止痛:疼痛是本病病人的较为突出的症状,当患肢出现溃疡、坏疽或继发感染时,疼痛更为严重。一般镇痛药物常难以奏效,可适当使用吗啡或哌替啶类止痛剂。为预防药物成瘾,也可采用普鲁卡因股动脉内注射及腰交感神经封闭术等,以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若腰交感神经封闭术效果明显者,应及时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2.药物治疗
(1)中药
(2)低分子右旋糖酐
(3)血管扩张药
3.高压氧疗法:在高压氧舱内,通过提高血氧量,可增加肢体的血氧弥散,改善组织的缺氧状况,对促进溃疡的愈合有一定作用。
4.手术治疗
(1)腰交感神经切断术
(2)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3)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
5.创面处理:对于干性坏疽创面,应在消毒后包扎创面,预防继发感染;对于感染创面可作湿敷处理;组织坏死已有明确界限者,应作截肢(趾、指)术。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由于肢端疼痛和坏死使病人异常痛苦和极度焦虑,医护人员应以极大的同情心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其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2.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组织损伤。
(1)绝对戒烟
(2)适当保暖:保暖可使血管扩张,并促进血液循环。①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1℃以上。在寒冷环境中避免暴露肢体;②由于末梢神经对热的敏感性降低,因此不可使用热水袋、热水泡脚,以避免引起烫伤。若需要四肢保暖,应将热水袋放于腹部,使血流增加,反射性扩张四肢血管,穿棉脚套等。
(3)体位:病人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容易灌流至下肢。告之病人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站或坐)。
(4)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3.缓解疼痛 早期轻症病人可用血管扩张剂、中医中药治疗等。对疼痛剧烈的中、晚期病人常需使用麻醉性镇痛药。若疼痛难以缓解,可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方法止痛。
4.适当休息、运动和姿势。
(1)病人休息和运动要适度
(2)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以免静脉瘀血
(3)指导病人作勃格(Buerger)练习和行走锻炼
(4)制动:当腿部出现溃疡或坏疽时则禁止运动,因为运动可增加组织的代谢,需氧量增加,更加重了组织的缺氧。
5.皮肤溃疡或坏死的护理:卧床休息,减少损伤部位的耗氧量;保持溃疡部位的清洁、避免受压及刺激;加强创面换药,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湿敷,并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6.术前准备:按常规准备,需植皮者,作好植皮区的皮肤准备。
7.术后护理
(1)体位:静脉疾病术后抬高患肢30°,以利血液回流;动脉疾病术后平置患肢。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肢体温度及切口渗血情况;
2)血管重建术及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后,需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以判断血管通畅的情况。
3)预防组织损伤与感染。
8.健康教育:绝对忌烟,以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毒性作用。指导病人进行肢体运动,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方法是:病人平卧,抬高患肢45°,坚持2~3分钟,然后双足下垂床边2~3分钟,再将患肢平放2~3分钟,同时进行踝部和足趾运动,如此反复锻炼5次,每日3~4次。
练习题
下列哪项是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
A.下肢浅静脉瓣膜发育不良
B.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D.先天性深静脉瓣膜缺如综合征
E.深静脉阻塞
(1)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缓慢的累及周围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病变,多发生在下肢血管。主要侵及四肢中小动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一)病因病理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根据大多数病人有长期吸烟史,故烟草中的尼古丁引起血管痉挛可能与本病有关,又因病人多为青、壮年男性,男性激素紊乱亦有一定关系。此外,长期在湿、寒环境下生活和工作亦诱发本病。
本病是一种周围血管慢性非化脓性病变,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全层管壁均有炎症反应,伴行静脉和血管壁的交感神经亦常受累。
(二)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开始时常表现在一侧下肢,以后才侵及对侧。累及上肢者极少。症状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1.局部缺血期:是以血管痉挛为主。表现为患肢动脉供血不足,出现肢端发凉、怕冷及间歇性跛行等。少数病人可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患肢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皮肤温度低于正常;足背静脉充盈时间延长。
2.营养障碍期:此期除血管痉挛继续加重外,还有明显的血管壁增厚及血栓形成,常出现静息痛,并伴有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皮肤干燥变薄、苍白,汗毛脱落和肌肉萎缩等。常有肌肉抽搐,尤以夜间明显。患肢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背静脉充盈时间进一步延长。
3.坏疽期:患肢动脉完全闭塞,肢体远端发生干性坏疽。皮肤呈暗红或黑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可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若病变继续发展,可出现一个或多个足趾坏疽,继发感染后转为湿性坏疽。此期病人疼痛剧烈,常彻夜难眠,屈膝抱足为此期的典型体位。
(三)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1)测定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
(2)测定皮肤温度:若双侧肢体对应部位皮肤温度相差2℃以上,提示皮温降低侧动脉血流减少。
(3)肢体抬高试验:方法是让病人平卧,下肢抬高45°,3分钟后观察足部皮肤色泽变化。若出现足趾皮肤呈苍白或蜡黄色、自觉麻木疼痛,让病人坐起,下肢自然下垂于床沿,足部皮肤出现潮红或发绀者为阳性。有严重供血不足的肢体,常出现以上表现。
2.特殊检查
(1)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可显示患肢动脉搏动波形降低,或用监听器可发现动脉搏动声降低或消失。
(2)电阻抗血流测定:从描记的患肢血流图像上可见峰值幅度降低,说明血流量减少,下降速度减慢,说明血液流出阻力增加。
(3)动脉造影:可确定病变动脉部位,范围以及了解患肢侧支循环的情况,必须指出,这是一种损伤性检查方法,可加重动脉痉挛和患肢的缺血程度。
(四)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着重于防止病变进展,改善和增进下肢血液循环。
1.一般疗法
(1)严禁吸烟,以消除烟碱对血管的刺激而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
(2)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但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
(3)患肢应进行锻炼,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4)止痛:疼痛是本病病人的较为突出的症状,当患肢出现溃疡、坏疽或继发感染时,疼痛更为严重。一般镇痛药物常难以奏效,可适当使用吗啡或哌替啶类止痛剂。为预防药物成瘾,也可采用普鲁卡因股动脉内注射及腰交感神经封闭术等,以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若腰交感神经封闭术效果明显者,应及时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2.药物治疗
(1)中药
(2)低分子右旋糖酐
(3)血管扩张药
3.高压氧疗法:在高压氧舱内,通过提高血氧量,可增加肢体的血氧弥散,改善组织的缺氧状况,对促进溃疡的愈合有一定作用。
4.手术治疗
(1)腰交感神经切断术
(2)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3)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
5.创面处理:对于干性坏疽创面,应在消毒后包扎创面,预防继发感染;对于感染创面可作湿敷处理;组织坏死已有明确界限者,应作截肢(趾、指)术。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由于肢端疼痛和坏死使病人异常痛苦和极度焦虑,医护人员应以极大的同情心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其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2.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组织损伤。
(1)绝对戒烟
(2)适当保暖:保暖可使血管扩张,并促进血液循环。①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1℃以上。在寒冷环境中避免暴露肢体;②由于末梢神经对热的敏感性降低,因此不可使用热水袋、热水泡脚,以避免引起烫伤。若需要四肢保暖,应将热水袋放于腹部,使血流增加,反射性扩张四肢血管,穿棉脚套等。
(3)体位:病人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容易灌流至下肢。告之病人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站或坐)。
(4)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3.缓解疼痛 早期轻症病人可用血管扩张剂、中医中药治疗等。对疼痛剧烈的中、晚期病人常需使用麻醉性镇痛药。若疼痛难以缓解,可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方法止痛。
4.适当休息、运动和姿势。
(1)病人休息和运动要适度
(2)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以免静脉瘀血
(3)指导病人作勃格(Buerger)练习和行走锻炼
(4)制动:当腿部出现溃疡或坏疽时则禁止运动,因为运动可增加组织的代谢,需氧量增加,更加重了组织的缺氧。
5.皮肤溃疡或坏死的护理:卧床休息,减少损伤部位的耗氧量;保持溃疡部位的清洁、避免受压及刺激;加强创面换药,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湿敷,并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6.术前准备:按常规准备,需植皮者,作好植皮区的皮肤准备。
7.术后护理
(1)体位:静脉疾病术后抬高患肢30°,以利血液回流;动脉疾病术后平置患肢。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肢体温度及切口渗血情况;
2)血管重建术及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后,需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以判断血管通畅的情况。
3)预防组织损伤与感染。
8.健康教育:绝对忌烟,以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毒性作用。指导病人进行肢体运动,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方法是:病人平卧,抬高患肢45°,坚持2~3分钟,然后双足下垂床边2~3分钟,再将患肢平放2~3分钟,同时进行踝部和足趾运动,如此反复锻炼5次,每日3~4次。
练习题
下列哪项是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
A.下肢浅静脉瓣膜发育不良
B.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D.先天性深静脉瓣膜缺如综合征
E.深静脉阻塞
[答疑编号500698340101]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A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检查时,站立,大腿中部绑扎止血带,然后嘱病人用力踢腿20次,若静脉充盈不减轻,甚至加重,或伴有患肢酸胀不适,提示
A.深静脉通畅
B.深静脉不通畅
C.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良
D.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
E.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A.深静脉通畅
B.深静脉不通畅
C.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良
D.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
E.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答疑编号500698340102]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非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是
A.抗凝疗法
B.避免久站
C.溶栓治疗
D.抬高患肢
E.使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
A.抗凝疗法
B.避免久站
C.溶栓治疗
D.抬高患肢
E.使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
[答疑编号500698340103]
『正确答案』E
『正确答案』E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病人术后早期活动是为了预防
A.减轻疼痛
B.粘连性肠梗阻
C.深静脉血栓形成
D.患肢肿胀
E.缺血性肌挛缩
A.减轻疼痛
B.粘连性肠梗阻
C.深静脉血栓形成
D.患肢肿胀
E.缺血性肌挛缩
[答疑编号500698340104]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C
下列关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说法错误的是
A.绝对戒烟
B.患肢局部使用热水袋保暖
C.将热水袋放于腹部
D.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E.指导病人作勃格(Buerger)练习和行走锻炼
A.绝对戒烟
B.患肢局部使用热水袋保暖
C.将热水袋放于腹部
D.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E.指导病人作勃格(Buerger)练习和行走锻炼
[答疑编号500698340105]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