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1.由于结石形成机制未完全明了,所以对多数结石尚无十分理想的预防方法,治疗后复发率高。上尿路(肾、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下尿路(膀胱、尿道)结石。
(一)病因
大多数结石的形成原因不清,但许多因素影响尿路结石的形成。尿中形成结石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和核基质的存在,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因素。结石成分有草酸钙、磷酸钙和磷酸镁铵、尿酸、胱氨酸等。
1.流行病学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饮食成分和结构、水分摄入量、气候、代谢和遗传等因素影响尿路结石的形成。
2.尿液因素
(1)形成结石的物质排出过多,尿液中钙、草酸或尿酸排出量增加。
(2)尿pH改变,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在酸性尿中形成,磷酸镁铵结石和磷酸钙结石在碱性尿中形成。
(3)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的物质不足,尿液中枸橼酸、焦磷酸盐、镁、某些微量元素等可抑制晶体的形成和聚集,这些物质含量减少则促使结石形成。
(4)尿液浓缩:尿量减少致尿液浓缩时,尿中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相对增高。
3.泌尿系局部因素
(1)尿路梗阻:导致晶体或基质在引流较差的部位沉积,尿液滞留继发尿路感染有利于结石形成。
(2)尿路感染:细菌、感染产物及坏死组织可为形成结石的核心。
(3)尿路异物:尿路内存有不可吸收的缝线、长期留置的导管,可促使尿液中基质和晶体粘附,还易继发感染而诱发结石。
(二)病理
尿路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绝大多数输尿管结石和尿道结石是结石排出过程中停留在该处所致。尿路结石可直接损伤泌尿系统,并引起梗阻、感染和恶性变。
1.梗阻 泌尿系结石可造成梗阻,结石在各个部位都能造成梗阻以上系统的积水。
2.局部损伤 较大的结石或局部粗糙的结石易造成移行上皮的水肿、增生、溃疡,最终可诱发膀胱鳞癌。
3.感染 最常见是大肠杆菌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