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特殊饮食护理
对于病情危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不能经口或拒绝摄食的病人,为保证其营养素的摄取、消化与吸收,促进康复,临床上多采用经肠营养饮食。
一、管饲饮食
管饲法是通过导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或营养液、水和药物注入胃内或空肠内的方法。适用于昏迷病人、消化道肿瘤、食管狭窄、颅脑外伤以及其他不能由口进食者,以保证其营养需求。根据插管途径可分为:口胃管法、鼻胃管法、鼻肠管法、胃造瘘管法、空肠造瘘管法等。以鼻胃管法即鼻饲法为例简介管饲饮食操作要点。
(一)鼻饲法插管要点
1.向病人讲解操作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解除病人顾虑、恐惧及紧张情绪,使病人有安全感。
2.插管长度:一般成人插入长度为45~55cm,体表测量法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到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3.经鼻腔插管插入10~15cm即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吞咽时,软腭上举,关闭鼻咽部;会厌肌、提咽肌收缩及舌体后缩,使会厌覆盖喉入口;喉上提,声门关闭,鼻饲管越过会厌经梨状窝顺利进入食管。可随吞咽动作边咽边插,也可以饮用少量温开水有助鼻饲管顺利进入胃内。
4.插管过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可暂停插入,嘱病人深呼吸;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时,表明插入气管,应该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新插管。插管时要分散病人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减轻胃肌收缩。插管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胃黏膜。当插管不畅时,要检查胃管是否盘绕在口咽部,此时可将胃管拔出少许,再重新插管。
5.昏迷病人的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配合操作,为提高插管成功率,在插管前取去枕平卧位,插管时将病人的头后仰,避免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至会厌部,即15cm时,将病人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6.确认胃管位置的方法
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
(1)注射器连接胃管末端抽吸胃液时,有胃液被抽出。
(2)将听诊器置于病人胃部,用空注射器快速向胃管内注入空气10ml,能够听到气过水声。
(3)呼气时,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未见气泡逸出。
习题:
在给病人鼻饲插管时,如果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正确处理的方法是:
A.嘱病人深呼吸,喝温开水
B.休息片刻后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C.托起病人头部,使下颌骨靠近胸骨柄
D.停止操作,取消鼻饲
E.拔出胃管休息,症状缓解后再重新插管
『正确答案』E
(二)灌注食物要点
1.确认胃管在胃中,即可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颊部,防止胃管移动或滑脱。
2.每次灌注食物和药物前均要确认胃管在胃中,并注入少量温开水。
3.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O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鼻饲液温度38~40℃左右,不可过冷或过热。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灌入,防止产生凝块。
4.每次抽取鼻饲液注射器脱离胃管末端时,要折叠胃管末端,防止空气进入胃内造成腹胀。
5.鼻饲完毕,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避免胃管腔内有残余鼻饲液。否则容易鼻饲液变质、胃管堵塞或引起胃肠炎。
6.鼻饲后将胃管末端反折,纱布包好并用橡皮圈或调节夹系紧,用别针固定于适当位置,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及胃管脱落。
7.协助清洁口腔、鼻腔,整理床单位,嘱病人保持原卧位20~30分钟。长期鼻饲病人,每日进行2次口腔护理。
8.整理用物,洗手。记录插管时间、病人反应、鼻饲液种类及量等。
(三)拔胃管要点
1.停止鼻饲或长期鼻饲需要更换胃管时,需要拔管。长期鼻饲者应定期更换胃管,乳胶胃管每周更换1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1次。
2.更换胃管时应该在当天晚上最后一次灌注食物后拔管,翌日晨从另一侧鼻孔插管。
3.拔管前,揭开固定胃管胶布,夹紧胃管末端,放在弯盘内,以防管内液体反流。
4.用纱布包裹鼻孔处胃管,在病人深呼气时拔管,拔管至咽喉处时,宜快速拔出,以免胃管内残留液体流入气管。
5.协助清洁口腔、鼻腔,擦去胶布痕迹,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洗手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