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初级护师考试网上辅导(基础护理学)讲义 第十七章 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1)(2)

时间:2012-04-25 10:43来源:初级护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二、氧气吸入法
  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吸氧法是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
  (一)缺氧的分类和氧气疗法的适应证
  1.低张性缺氧 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Pa02)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CaO2)减少,组织供氧不足。由于吸入氧气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引起。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
血液性缺氧 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致。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症等
  3.
循环性缺氧 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其原因为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和局部性循环性缺氧。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栓塞等
  4.
组织性缺氧 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其原因为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常见于氰化物中毒、大量放射线照射等。
  以上四类缺氧中,低张性缺氧(除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外),由于病人Pa0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低于正常,吸氧能提高Pa02SaO2CaO2,使组织供氧增加,因而疗效最好。氧疗对于心功能不全、心排出量严重下降、大量失血、严重贫血及一氧化碳中毒,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
缺氧程度的判断
  对缺氧程度的判断,除临床表现外,主要根据病人Pa02SaO2确定,见表1-17-1
  
病人Pa02和SaO2确定


  (三)供氩装置
  供氧装置有氧气筒及氧气压力表和管道氧气装置(中心供氧装置)两种。
  (四)氧疗方法
  1.鼻导管给氧法 有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和双侧鼻导管给氧法两种。
  (1)单侧鼻导管给氧法:是将一根细氧气鼻导管插入一侧鼻孔,经鼻腔到达鼻咽部,末端连接氧气的供氧方法。
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此法病人不易耐受。
  (2)双侧鼻导管给氧法:是将双侧鼻导管插入鼻孔内约1cm,导管环固定稳妥即可。此法比较简单,病人感觉比较舒适,容易接受,因而
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给氧方法之一
  2.鼻塞法 鼻塞是一种用塑料制成的球状物,将鼻塞塞入一侧鼻孔鼻前庭内给氧。此法刺激性小,病人较为舒适,且两侧鼻孔可交替使用。
  3.面罩法 将面罩置于病人的口鼻部供氧,氧气自下端输入,呼出的气体从面罩两侧孔排出。由于口、鼻部都能吸入氧气,效果较好。给氧时必须有足够的氧流量,
一般需68L/分钟。可用于病情较重,氧分压明显下降者
  4.氧气头罩法 将病人头部置于头罩里,罩面上有多个孔,可以保持罩内一定的氧浓度、温度和湿度。头罩与颈部之间要保持适当的空隙,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及重复吸入。此法主要用于小儿。
  5.氧气枕法 氧气枕是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一橡胶管,上有调节器可调节氧流量,氧气枕充人氧气,接上湿化瓶即可使用。
此法可用于家庭氧疗、危重病人的抢救或转运途中,以枕代替氧气装置。
  (五)用氧注意事项
  l.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
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氧气瓶搬运时要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筒应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至少距明火5m,距暖气1m,以防引起燃烧。氧气表及螺旋口勿上油。
  3.使用氧气时,应
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将氧气和鼻导管分离,调好流量再接上。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常用湿化液有冷开水、蒸馏水。
急性肺水肿用20%30%乙醇,乙醇具有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肺泡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的作用。
  5.氧气筒内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
O.5mPa5kgcm2),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6.对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
悬挂的标志,既便于及时调换,也便于急用时搬运,提高抢救速度。
  7.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六)氧疗监护
  1.缺氧症状 病人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呼吸平稳、皮肤红润温暖、发绀消失,说明缺氧症状改善。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指标可作为氧疗监护的客观指标。主要观察氧疗后Pa02(正常值12.613. 3kPa95100mmHg)、PaC02(正常值4.75.0kPa3545mmHg)、SaO2(正常值95%)等。
  3.氧气装置 有无漏气,管道是否通畅。
  4.氧疗的副作用 
当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可能出现氧疗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
  (1
氧中毒:其特点是肺实质的改变,表现为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断续的干咳。预防措施是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及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
肺不张: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时,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表现为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昏迷。预防措施是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3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应加强湿化和雾化吸入。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且有损纤毛运动。因此,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以减轻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
  (4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由于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最后出现不可逆转的失明,因此应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5
呼吸抑制:见于型呼吸衰竭者Pa02降低、PaC02增高),由于PaC02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因此对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12L/分钟)吸氧,维持Pa028kPa60mmHg)即可。
  (七)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方法
  换算公式:
吸氧浓度(%)=21氧流量(L/分钟)
  习题:
  男性,30岁。因脑血管意外昏迷而入院,病人眼睑不能闭合,给吸氧和输液治疗。给病人吸氧,氧流量2L/min,其氧浓度是:
  A.21%
  B.25%
  C.29%
  D.33%
  E.37%

   [答疑编号500696170103]
  『正确答案』C

  
  三、吸痰法
  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临床上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吸痰装置有中心吸引器、电动吸引器两种,它们利用
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
  在紧急状态下,可用注射器吸痰及口对口吸痰。前者用501OOml注射器连接导管进行抽吸;后者由操作者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后仰并捏住病人鼻孔,口对口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症状。
  1.电动吸引器吸痰的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并解释。
  (2)检查吸引器性能,正确连接,
调节负压40.O53.3kPa,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3)病人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者可用张口器或压舌板帮助张口。
  (4)护士一手将导管末端(连接玻璃接管处)折叠,以免负压吸附黏膜,引起损伤,另一手用无菌钳持吸痰导管头端插入病人口腔咽部。
  吸痰时动作轻稳,左右旋转,向上提拉。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缺氧。导管退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防止导管被痰液堵塞。
  (5)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按无菌操作由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小儿吸痰时,吸痰管应细,压力<40.0kPa
  (6)病人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超声雾化吸入、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7)吸痰过程中,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并注意吸出物的性质、颜色、量及粘稠度等。做好记录。
  (8)吸痰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痰导管重新消毒或统一处理,将吸痰玻璃接管插入消毒液试管中浸泡。
  2.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治疗盘内吸痰用物
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每次更换,勤作口腔护理。
  (2)观察病情,观察气道是否通畅,病人的生命体征、吸出液的色、质、量。
  (3)电动吸引器贮液瓶内的液体应及时倾倒。
  (4)使用呼吸机或缺氧严重者,吸痰前可加大氧流量,再行吸痰操作。
  (5)吸痰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
  习题:
  气管内吸痰一次吸引时间不易超过15s,其主要原因是:
  A.吸痰器工作时间过长易损坏
  B.吸痰管通过痰液过多易阻塞
  C.引起病人刺激性呛咳造成不适
  D.引起病人缺氧和紫绀
  E.吸痰用托盘暴露时间过久造成细菌感染

   [答疑编号500696170104]
  『正确答案』D

  王先生,65岁,脑出血昏迷,病人咳嗽反射迟钝,导致痰液沉积较深,需要给病人气管内吸痰,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吸净口腔痰液后继续吸气管内痰
  B.插管时打开负压吸引
  C.吸痰时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
  D.一次吸痰不超过30s
  E.吸痰后将管内痰液吸水冲净后再用

   [答疑编号500696170105]
  『正确答案』C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