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外科学教学精品课程 第九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5)

时间:2009-12-01 15:31来源: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二、 基础生命支持
心跳骤停常骤然发生,能否迅速准确地开始抢救是决定复苏成败的关键因素。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心跳骤停,现场抢救的基础生命支持措施相同,即A(airway)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循环支持。
1. 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施行人工呼吸的首要条件,其常用方法有:
(1)仰头抬颏法 解除舌后坠效果最佳。操作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第二、三指置于病人颏部的下颌角处,将颏上抬,但应避免压迫颈前部及颏下软组织,且抬高程度以病人唇齿未完全闭合为限。
(2)下颌前推法(托下颌法) 操作者将其拇指(左右手均可)放在病人颧骨上作支点,用同一手的示指或中指放在病人耳垂下方的下颌角处作力点,将下颌向前向上托起,使下颌牙超过上颌牙,此时舌根便离开咽后壁从而解除了气道阻塞。如单手无力,也可将另一手放在对侧相同部位用双手托颌。行口对口人工通气时,操作者可用颊部堵塞病人鼻孔,当疑有颈椎病变时,头不应后仰,单手托起下颌即可,此法效果确实,但操作者腕部及手指易感疲乏。
(3)清洁呼吸道 为排出呼吸道内异物或口腔内的分泌物、血液、呕吐物等,在应用上述手法的基础上,最好使用吸引器予以吸除,如现场无此设备,则可将头部后仰并转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离开喉头或流出口外。对于口内浅部的固体异物,可用示指抠出;口腔深部甚至声门附近的气管内异物,可先试冲击病人的中、下胸部,即之以捶背、头转向一侧及手指在口腔内抠出。
2.呼吸支持
(1)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是徒手进行人工呼吸最为简单有效的第一手急救措施,适用于医院前和医院中未作气管插管的病人。其操作要领为:
①将病人头部后仰,一手按住病人前额,另手托颈部或下颌使口轻度张开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吸气后,以口唇包紧病人的口部(在儿童则口鼻都包在内),将呼出气吹入,一般持续2s。在成人吹气用力宜稍大,儿童宜轻吹(在婴幼儿只需在面颊上吹气)。
③为避免吹入气经鼻腔逸出,可用按前额的手捏住病人的鼻孔或在吹气时用面颊紧帖病人鼻孔。
④口对口吹气潮气量达6~7ml/kg即可,见到病人胸廓抬高说明吹气有效,即可停止吹气,放松口鼻,任胸廓自然回缩呼气。
⑤待病人呼气毕,按上述要求重复前述步骤。
由于口吹法人工呼吸有费力、导致胃扩张和交叉感染的顾虑,多年来人们创制了多种用具,如S型通气道、单向活瓣面罩、食管-气管联合管、喉罩及简易呼吸器(由面罩、T型单向活瓣和自张型贮气囊组成)等,它们均可在急救现场应用。由小筒压缩空气作动力的气动式CPR机由人工呼吸器、机械胸外按压器、底座和控制面板四部分组成,其人工呼吸及按胸频率和幅度可分别调节,便于在事故现场和救护车运送途中应用。
(2)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上述方法和设备都属权宜措施,为确保呼吸支持应尽可能提前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二者在CPR中的价值不可替代,在后续复苏过程中还需继续应用。
3.循环支持
在CPR全过程中,循环的恢复是前提,呼吸的恢复是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才能有脑复苏的希望和可能。
(1)胸外心脏按压术(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ECC)
自1957年文献报道ECC用于临床CPR后,即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组合为急救现场呼吸循环支持的首选方法。
1)机制 传统观念认为在ECC的按压期中,胸骨下陷,心脏的左、右心室被挤压在胸骨与脊柱之间,心室内压增高,瓣膜关闭,血液被分别驱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并驱动其中的血液,犹如正常心搏的收缩期,形成体循环和肺循环;胸骨按压一旦放松,支撑胸骨的肋骨反弹,左、右心室内压降低并得到重新充盈(成为贮血库),相当于正常心脏的舒张期,此即“心泵机制”。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研究发现ECC形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来自胸腔内压均匀性间断升高,各心腔和血管普遍受压而使血压随之增高,与胸外动、静脉的压差增大,形成体循环收缩压和血流,同时肺内的血量被动地挤至左心,经主动脉补充到体循环中;胸骨受压停止,胸内压降低,受压缩小的心腔和血管重新充盈,肺血管床成为贮血库,此即“胸泵机制”。
2)操作要领:①合适的体位:平卧、去枕,抬高下肢,在病人背后垫一块硬板或将病人移至地面。②正确的按压部位:操作者立或跪在病人胸旁,以示指和中指摸清病人肋骨下缘,移向中线摸到剑突,另手摸清胸骨上缘,两处距离中点以下(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为按压部位。也可以先摸到剑突尖端,在其向上两指宽处之上即为按压部位,即以一手掌根部按在胸骨下1/2的中轴线上,另手平行地按压在该手的手背上,手指伸直并相互交叉。③合适的按压力度和频率:两臂伸直,上身前倾,使两臂与前胸壁呈90°,利用上身的重量,通过两臂垂直有节奏地下压,胸骨下陷3.8~5.0cm,然后立即放松,任胸廓自行回弹(两手勿离开按压部位),按压、放松的时间比为1:1。G2000推荐按压成人的频率为100次/min。在儿童可用单手按压。婴儿因心脏位置较高,胸廓小,可以双手抱胸,以两拇指尖按压胸骨中部。儿童的按压幅度为2.5~4.0 cm,婴儿为1~2 cm,推荐频率为100~120次/min。
在人工呼吸配合下,ECC时以触到大动脉搏动、肤色由苍白转红润、可测得血压或散大的瞳孔趋向缩小方称有效,否则宜采取改良措施或开胸心脏按压术。
3)与人工呼吸的配合 ①单人CPR:G2000确定每按压15次,作口对口(鼻)人工呼吸2次(15:2)。如此每间隔2~3min对病情作一次判断(触摸股动脉和观察有无自主呼吸动作)。若心跳、呼吸均已恢复,仍需严密观察和处理,否则继续行CPR。②双人CPR:一人作ECC,另一人在头侧既维持呼吸道通畅,作人工呼吸,又监测颈动脉搏动。现研究发现,连续15次心脏按压产生的冠脉灌注压高于连续5次心脏按压,故G2000主张在双人CPR时,在未气管插管的病人仍应坚持15:2的比例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提高冠脉灌注压;在气管插管的病人,人工呼吸的同时无需中断心脏按压,可采用5:1,即5次按压进行1次人工呼吸。疲劳时两人可以交换位置,保持人工呼吸的频率12~15次/min。
(2)开胸心脏按压术(open chest cardiac compression,OCC)
OCC曾是循环支持的主要措施,后因ECC的普及而退居为第二手措施。近年研究发现OCC可提供接近正常的心脑灌注压,故又重新受到重视。凡心跳骤停时间较长或ECC效果不佳、估计存在胸内情况(如胸内出血、胸部挤压伤、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和心脏外伤等)、胸廓或脊柱畸形、多次胸外除颤无效者均是OCC的适应证。
操作时可在ECC支持下尽快行皮肤消毒,切开左胸第4~5肋间隙,右手伸进胸腔,拇指及大鱼际在前,余四指在后,在心包外按压心脏左、右心室,也可伸入两手,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按压;按压频率为80次/min。
三、电除颤
电除颤是选用一适量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心肌在瞬时间内同时去极化而处于不应期,抑制异位兴奋灶,为正常的起搏点重新传下冲动、恢复正常心律和有效心搏创造条件。据大批量心跳骤停病人调查结果,有70%左右先有VF,而后转为AS。及早施行CPR可防止VF恶化成AS,增加除颤成功的机会和提高生存率,故快速除颤是成活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除颤越早,生存率就越高。
1.胸外电除颤
在ECG监测下突发的VF或室性心动过速(VT),应在30s内即行胸外电除颤。先在在电极板上涂满导电胶,左手持阴电极紧压在右胸上部锁骨下胸壁,右手持阳电极紧压在左胸乳头下侧胸壁;清除病人四周,不与人或金属物体接触;暂停ECC,在人工呼吸的呼气末按下放电钮除颤。若VF持续存在可连续进行3次除颤,因连续除颤可降低胸壁电阻,有利于除颤成功。一般首次除颤电能为200J,第二次可加至300J,第三次可增加至360J,少数肥壮成人需增至最大量400J。
G2000认为只要AED随手可得,在BLS阶段即可进行除颤。如若头三次除颤失败,应立即继续CPR,并根据突发VF/VT的ALS规范施行: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和静注肾上腺素。
2.胸内电除颤
在开胸手术或OCC病人中可作胸内电除颤。将电极板分别放置在心脏的前后并夹紧,电极用生理盐水湿棉巾包裹以降低电阻抗,以免灼伤心肌。成人可自2.5~3.5 J开始,一般不大于10 J。若除颤一次无效,不宜无限制增加电能,应进一步纠正不利于除颤的因素(如心肌缺血、血钾过低、严重酸血症等)后,再行电除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视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