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一、概 念
1.清洁 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即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适用于医院地面、墙壁、医疗用品、家具等表面的处理和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处理。
2.消毒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
3.灭菌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灭菌必须达到完全无菌。
习题: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所有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过程其概念是指
A.清洁
B.除菌
C.消毒
D.杀菌
E.灭菌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热力消毒灭菌法是应用最早、效果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1)干热灭菌法:由空气导热,传热较慢。
1)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纸张,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尤其是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污染的敷料;病理标本;某些金属器械、搪瓷类物品急用时及微生物实验室接种环的消毒灭菌。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锋刃变钝。
方法:可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中焚烧;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秒;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100%乙醇,转动容器使其分布均匀,然后点火燃烧至火焰熄灭。
习题:
为气性坏疽病人换药后的敷料选择的消毒灭菌法是
A.煮沸法
B.燃烧法
C.干烤法
D.紫外线
E.压力蒸气
2)干烤法:利用特制烤箱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和穿透主要靠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灭菌效果可靠。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如:粉剂、油剂、玻璃器皿及金属制品的灭菌。不适用于塑料制品、纤维织物等的灭菌。
习题:
为粉剂、油剂、玻璃器皿选择最适宜的灭菌方法是
A.燃烧法
B.煮沸法
C.干烤法
D.流通蒸气法
E.压力灭菌法
(2)湿热消毒灭菌法:由空气和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1)煮沸消毒法: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搪瓷、玻璃及橡胶类等。消毒方法是将物品刷洗干净后,全部浸没在水中,加热。消毒时间从水沸腾后算起,中途另加物品,则再次水沸腾后重新计时。
注意事项:
①有轴节的器械或带盖的容器,应将轴节或盖打开再放入水中,空腔导管须先向管腔内注水。
②根据物品的性质决定放入水的时间及消毒时间:玻璃器皿冷水放入,消毒时间为10~15分钟;橡胶制品用纱布包裹好,水沸后放入,消毒时间为5~10分钟;金属和搪瓷类物品,消毒时间为10~15分钟。
③物品不宜放置过多,相同规格的碗、盆不能重叠,保证物品各面与水接触。
④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1%~2%浓度时,可提高沸点到105℃,除增强杀菌作用外,还有去污和防锈作用。
⑤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时间延长2分钟。
⑥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置于无菌容器内。
习题:
煮沸消毒时加入既能防锈又能提高沸点的药物是
A.碳酸钠
B.乳酸钠
C.碳酸氢钠
D.亚硝酸钠
E.氢氧化钠